宫崎骏笔下的天空之城,是一座云雾缭绕的空中悬浮城市,坐落于云端之上,与云雾为邻,隐匿于空中,与世无争。 而在磐安方前镇的大山深处,就隐匿着这样一座天空之城。 它就是被称为“悬崖村”的岩门村,位于浙江省磐安县方前镇施家庄村。坐落在海拔800多米的群山怀抱之中,从山底集镇到山顶村庄垂直海拔高差近600米,村庄三面均为高300多米的悬崖。 从远处看去,这座小村庄犹如凌空而建的空中楼阁一般,岿然不动地伫立在悬崖边上,绿树密布,云雾萦绕,青峰巍峨。 “岩门”村名二字,源于山峰上的两块岩石。在山顶不远处,路从这两块约一米高的大石中间穿过,两块相对而立的大石,就像一扇对开的大门,下面还连着一条五寸高的石门槛,并因此得名。 ▲ 岩门的由来 受当时生产生活条件的制约,里井坑-岩门的古道上,台阶又陡又险,一个台阶的长度仅能容下一个人行走,坡度近乎达到七八十度,巍峨陡峭,直插云霄,人根本无法直立往上走,必须手脚并用往上攀爬,几乎爬上每段台阶都会碰到膝盖,根本无暇顾及路上的美景。 修整前,山路十八弯,盘山山路也是极窄又极险,并且没有加装护栏,一侧是悬崖,一侧是峭壁,只能容许一辆车通过。两车相会时,一定要彼此鸣笛,倒车一两百米才能有一个最宽敞的地方进行极小心错车。 ▲ 浙中“川藏线” 而现在,经过拓宽硬化、提升改造,通往岩门有两条路,一条是便于村民出行的公路,另一条就是上图中惊险刺激的浙中“川藏线”。 小心翼翼沿着盘山公路一直往上,一路上路过村庄、梯田、山腰、悬崖……云里雾里,美不胜收,终点便是岩门村。 但凡是雨天,山中就会起雾,浓雾弥漫,群峰仿佛都披上了纱幔,若隐若现,五米之内也是朦朦胧胧。村庄周围云烟缭绕,终日氤氲不散,有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 降雨过后的次日早晨,就会出现大面积的云海奇观,滔滔云海与红日同辉,厚厚的云雾弥漫百里,形成一望无际的云海,在群山间缓缓流淌。太阳出来时,会形成霞光万丈的奇妙景致,恰似一幅绝美的人间仙境图画。 << 旋转屏幕 滑动解锁更多 >> 看着一座座青砖灰瓦的别致农舍闲居云雾间,鸡儿、鸟儿、狗儿在云雾里嬉戏逗留......一推开门,云雾就飘到了家中,恍若桃源,犹如隔世。 古道上堆积着厚厚的落叶,迈步踩下去的时候,可以清晰地听到嘎吱嘎吱的声响.....古道旁的竹林甚是茂密,营造出一个恍如隔世的竹林仙境,清风拂过,散发出阵阵沁入心扉的清香。 饭后,踏着平缓的台阶,轻轻松松就到了观景台,举目四望,群山葱郁,云雾缭绕,如坠云中梦里。闲暇时光,约上三五好友,来到这个最纯净的大型天然氧吧,来个深呼吸,着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整个村落民风淳朴,村内所有景点均浑然天成,未经任何改造。其中最出名的还数罗成岩和杀人桥。 罗成岩和杀人桥 罗成岩原名锣唇岩,形状似一面覆着的大铜锣,上面平整,四面苍峰拔地,悬座陡峭,如锣唇。四周林木葱郁,涧水清澈,奇岩怪石遍布,风景十分优美。而顶部则十分阔广,有村庄,粮田数顷,可以养活大批人口,相传这里流传着周钦贵起义的故事。 周钦贵,玉山人。磐安白头军首领。白头军起义,自1647年始,直至1675年结束,跨时28年之久,为磐安县历史上坚持最久的农民起义。 相传明末清初(约公元1653年前后),周钦贵曾在这里领导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清斗争。他们一律头裹白巾,号称“白头军”。白头军曾发展到八万余人,战火延烧到东阳、永康、缙云、天台、仙居、义乌、诸暨数县,并曾数破东阳县城,擒县吏诛杀团声势十分浩大。 顺治皇帝闻报大惊,忙命金、台、绍、处四郡征兵,克期会集,征剿白头军。四十万清兵进逼白头军。白头军见清兵势大,虚晃一枪,全部退守罗成岩。清兵为了消灭罗成岩上的白头军,将罗成岩团团包围起来,妄图困死白头军。一直围了三年,直到白头军从峭壁上丢下青稻草,清兵才知道这番心血是白费了,山头上还有粮田可以供白头军屯粮呢,白头军还在山中有个制造弹药的工场,有数门土制大炮,威力无穷。 在困守罗成岩的三年中,不知有多少清兵被白头军用大炮轰死。清兵曾数十次向罗成岩上的白头军发起进攻,皆因山上道路奇险,常常有去无回,全部被俘,皆死于杀人桥下。 被俘虏的清兵,皆押到罗成岩山梁上斩杀。只因这里常作为斩杀人的场所,一刀下去,身首分离,头落在左边深壑,身子却坠在右边山沟。鲜红的血水顺着山沟流向天台,把村庄都染红了,那个村就叫红(洪)村。 ▲杀人桥 ▲当年周钦贵的白头军捣火药用的石臼 ▲ 金鸡岩 村里的一石、一景、一物都记录着过往的时光,承载着时代的深刻记忆。 据村里老人回忆,在没有通讯工具的年代,只要站在村里最高的岩石上,对着远处仰头高声呼喊,就会传回来对面农户的应和声。只听其声,不见其人。 玉杵峰 万古船岩 油瓶嘴 岩门飞瀑 蘑菇岩 仙桥桥墩 这片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宛如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深藏闺中。原始的风景,野性又迷人。找个机会,去寻找这座天空之城吧。 交通:金华市区——海棠东路——长深高速——台金高速——S35——三水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