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文明创建 百凤林村:“无公共保洁”的和美乡村
来源:兰溪新闻网
记者 姜一峰 本网讯 “修一下花型更好看,长在路边得讲究造型美。”昨天上午,记者在兰溪市永昌街道百凤林村采访时,村民方育良正在自家门口的花坛里修剪枝条。这个半米宽、五六米长的小花坛,除了亭亭玉立的月季花外,一大片栀子花也开得极为旺盛。 将自家花坛打理得如此用心,按理说这也很正常,可方育良的回答却令记者颇为诧异:“村里建花坛种绿化,花坛属于村里,我顶多算是‘长工’,专门负责打理。”原来,在百凤林村,村民虽各有专属“责任地”,但大家都自觉地干起了公共区域绿化美化工作。同时,实行“门前三包”,整个村子就成了“无公共保洁”村。 这事要搁在几年前,该村党支部书记何永清想都不敢想。“最开始搞的时候,就算有垃圾桶,有的村民还是把垃圾丢在垃圾桶外,嘴里还说反正有人扫。”何永清说,百凤林村从一个村民卫生习惯差的落后村成为如今的“无公共保洁”先进村,秘诀就是“门前三包”责任制。 “门前三包”责任制,在城市里实行了多年,在保持和提升市容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百凤林村这样一个农村,却是新的探索。村“两委”在召集党员和群众代表会议后,集思广益,最终决定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由村民负责各自房屋周围的卫生、绿化,把制度写入村规民约,并制定了相应的奖罚措施。 一段时间后,村民慢慢发现,他们不但没有什么损失,反而可以享受到干净卫生的环境,就连外村人来了都竖起大拇指。通过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百凤林村一举扭转了环境卫生不达标的被动局面,还省下了一年近五万元的保洁费用。 这些年,百凤林村取得的文明创建成果远不止如此。早在全市环境整治之前,百凤林村就依托文明创建率先开始村庄环境整治,改造农房、整治土地、建设新农村。前两年,百凤林村又开始垃圾分类工作,首创垃圾分类评比制度,调动村民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我们在文明创建时,不片面追求‘高大上’,更注重因地制宜、绿色发展,把改善居住环境、培育村民文明素养作为最重要一环。”何永清介绍,村里将竹林、凤凰等本土元素融入文明创建工作中,还建起了文化礼堂、文化公园,绘制了文化墙,在美化村庄的同时浓厚文化气息,家园愈发温馨,村民生活也越来越舒心。 如今,走进百凤林村,洁净的大街小巷绿树成荫,别致的乡村庭院错落有致……一幅绚丽多姿的美丽乡村画卷尽展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