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是比想象中还要差。
2014年,最后一届环京赛时,我近距离观赏了一把世界顶尖车手的表演。当时环京赛第4站的最后一段是妙峰山爬坡,19.7公里平均坡度4%,也是业余车友钟爱的爬坡路段,圈里普遍的观点是爬完全程能进60分钟就很牛,进50分钟就是民间大神级别了,业余里最厉害的要数吴云飞大神,他43分27秒的成绩排在了Strava这个路段的第14名。
这个成绩相当好,只比顶尖职业车手慢了15%——那年的赛段冠军菲利普·吉尔伯特(Philippe Gilbert),在妙峰山的路段中,用时36分52秒,创造了Strava路段第一的记录。
更多的像你我一样的非民间大神级别的骑车人,按咱们80分钟爬到顶计算,就比职业选手慢了1倍还要多。同时还不能忽略一个事实——为了到达妙峰山脚下,开始这个爬坡路段,职业车手们已经用45公里/时的速度狂飙了150公里。
其实当你放眼全球,会发这种差1倍的都不叫事。
环法每年都会组织一站L'Etape du Tour ,职业组比赛的前后,让来自全球的爱好者和职业车手骑相同的路线,以此形式让爱好者和职业车手一较高下。
首届L'Etape du Tour 举办于1993年,每届都会有上万人参加,称得上是车迷的环法嘉年华。
这个赛段显然不是混混就能下来的。它从最高的城市,海拔1326米的布里昂松(Brian on)出发,在恩布伦(Embrun)转向东方,最后的终点是海拔2360米的Col d’Izoard峰,全长181公里,最后10公里的爬坡达到了10%坡度。
感谢这个路段,让我们能用数据审视像泥巴里这样的环法冠军和业余爱好者的水平鸿沟。
2015年,法国人杰里米·贝斯特(Jeremy Bescond)取得了L'Etape du Tour 业余组第一名,他最终用时4小时52分44秒。 五天之后,文森佐·尼巴里(Vincenzo Nibali)拿下了这个赛段的冠军,平均时速为31.5公里,在4小时22分53秒的时间内完成了比赛,速度提高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