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在线|lanxi.online|兰溪新闻|兰溪在线|兰溪论坛|兰溪信息|兰溪网|兰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6089|回复: 0

兰溪金钟岭百年沉浮史!沧海桑田如一梦!

[复制链接]

245

主题

525

帖子

158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80
发表于 2019-4-13 22: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兰溪老故事一金钟岭百年轶事

金钟岭敲响金钟,旧城改造正在进行。就要离开居住七十年的故地,不胜感慨。

想写写老城,写写金钟岭。我对古代金钟岭的变迁也许说不清楚,但近百年的事还是知道的。也算是我的告别之辞吧!

古代,这里叫青龙山。充其量不过十米高,青龙山的山脊叫金钟岭。就如天福山高处叫牛角尖一样。

人们早就忘了“青龙山”这个地名了,但可以从明、清二代的地图中查到。


  为什么叫青龙山呢?查史书是查不到的。只能推断。唐代筑兰溪城,是很讲究风水的。易学认为:“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谓四象,实际就是四个方位,也就是东南西北,古代则用四种神兽表示方位。东方叫青龙,卦象是离卦; 西方叫白虎,卦象是坎卦,坎代表水,“虎向水边生”,而兰溪城西边面临兰江,兰江水正应白虎。所以,城东的山坡叫“青龙山”是理所当然的了。

而贯串南北的后官塘,正好把兰溪划成了太极图。太极阴阳鱼的西半边属阳,所以后官塘到溪下街这片是做生意的风水宝地,是商贸区。而后官塘东半边属阴。是居住生活区,城隍庙,县衙,学堂都在东半边。


  去过老城“雀门巷”吗?为什么叫雀门巷呢?“雀门”是四象之一。代表“南”。城隍庙有个头门,在现在的延安路旁。这个头门在庙的南面,叫“雀门”。正确叫法应叫“朱雀门”。所以正对城隍庙头门的这条弄叫“雀门巷”。叫了几百年。

兰溪土话一直将“朱雀”叫“雀门”。这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元末,兰溪是朱元璋的根据地,明朝开国以后,为了避讳,把“朱”字去掉,叫雀门。

朱元璋称帝以后,将年号改为“洪武”。所以,兰溪当地及浙西南一带将四象中代表北方的“玄武”叫“龟身”。因为玄武是蛇龟合体的神兽,叫“龟身”也是为避讳“武”字。

明朝起,兰溪一带就将四象分别称为“青龙”“老虎”“龟身”“雀门”。现在没多少人知道这些,只有农村“押宝”中这么叫,但没人知道为什么这么叫。这也是兰溪当地一种文化。


  几百年来,金钟岭东北城墙外没住户也没坟头,我小时候,只看见过一片稻田,水沟和小山坡。水沟就是后山溪(天仙溪),以前是兰溪城的东城壕。水沟以外的稻田以前叫“白鲞滩”,是一片溪滩。解放前是枪毙犯人的地方。现在的位置是聚仁路及城东市场一带。

金钟岭东南坡城墙外有房子,有坟墓。那边有个村子,叫捣臼臀。旁边就是黄龙洞。现在是黄龙宾馆后面一块居住区。

城墙就穿过金钟岭的最高处,折向南就是东门。将捣臼臀和黄龙洞隔在城外。


  人们习惯将金钟岭城墙内靠北的一片叫“后杨”。因为这儿有个杨氏祠堂。五八年当过居民食堂。现在是教工宿舍。

金钟岭城墙内住户近千,自北向南几百年来聚居过曹姓,蔡姓,严姓,唐姓,郭姓。有的超过二百年。各姓都出过杰出人物。本人将解放前的一些有影响的人和事提供大家了解。

后杨左路有个“曹德隆”后代居住地。

曹德隆是个店名,三百年的老字号。主要经营布匹及印染。由曹氏祠堂(在和平路老工人文化宫内进)通过公议,将经营权代代相传,各房分红利。

曹德隆算是兰溪本地人开设的商号,与祝裕隆布号同行竞争。清末民初同属兰溪四条龙(祝裕隆,曹德隆,柳广隆,严盛隆)。

布业是兰溪商贸主业,大部分布号实际上是染坊。都雇有工人染布、晒布、整平。这些都是重体力活。染坊染的都是土布。用一种叫靛青的植物汁当染料,用“扎染”工艺提花。染好晾干的布要用一种“元宝石”踹平。


  蔡姓住房是目前金钟岭仅存的七房后代仍居住的,尚有二十余间。在后杨右路。

蔡七房出过一个辛亥革命志士,叫蔡根元。当过金华县县长,福建省厦门市税务局局长。一九四七年六十三岁寿终。他的故居仿中山式。现仍存。

蔡氏家族在兰溪曾开过“蔡源发”钱庄,火腿行,“万祥庆”商贸行,蔡同德药店。有专门的蔡氏汰布码头。宗祠在前街青龙巷口。前几年老城改造,市里决定,保留在青龙巷的一座蔡氏老宅。

蔡氏后人多才多艺。上代蔡桂芳、蔡德璋、蔡志瀛都是名画家。蔡启标,蔡王雨徵夫妇更不得了,七十年代初,王雨徵的花卉画被周总理赠送联合国世界和平大会。


  紧靠蔡氏民居南面,是严氏民居。他们的门口开在世德路世德巷。严氏后代,其祖上经营“严盛隆”米行、布行和贸易商号。也是清末“四条龙”之一。严氏祠堂在现在云山路聚仁路交叉口的铁路边。祖业一般由祠堂决定经营人员,其他人则各做各的。1918年严氏在世德路开办学堂,取名“私立绳武国民学校”。

绳武小学校长是严以廉,严氏在兰溪教育界很有名气。与祝裕隆办在和平路的“湘喦小学”齐名。该校于抗战开始后1938年停办。

“严盛隆”商号在日寇侵兰后歇业,其后代在抗日战争后,办过“严仁和”夏布行和“严峻丰”火腿行。当时流行过几句顺口溜:“赵白屁过钱塘,严仁和卖蚊帐”。严氏后代严志坤教授是浙江爱德医院心脏科专家。人称“浙江心脏移植第一人”。



  城隍庙就在金钟岭脚。城隍庙左边的“状元第巷”,有兰溪唯一的明朝状元唐汝楫故居,现尚存。城隍庙右边的“文襄巷”,是明朝一品官唐龙故居,城隍庙后面的后杨,有“天官祠堂”。

有关唐龙、唐汝楫的事,大家讲多了,本人不再叙述。

城隍庙头门往东,有过叶氏祠堂,朱宅巷,郭宅巷,舒宅巷。再过去就是历代的县衙了。这些姓氏,年代久远,后人大多迁居,仅留下一个巷名。

值得提一下的是郭宅巷和桂花坟。

1927年10月,在郭宅巷1号徐宝书家,召开有十余人参加的党的会议,选举成立首届中共兰溪县委。

现在的郭宅巷老人民医院一带,明朝时是郭姓家族居住区。叫“龙山别业”。郭姓世代行医,最早可追溯到南宋,祖宗为太后治过病,“世袭掌内府药院事”,“荣褒三代”。明代初期,他们的太公郭道全、郭道崇,死后就葬在金钟岭城墙内,坟边种满桂花,所以叫桂花坟。金钟岭不过九米多高,桂花坟墓顶也就与金钟岭最高处齐平。建桂花坟的年代比告天台要早一百年左右。这桂花坟存在约五百四十年,历代以来城内各姓为要求郭姓将桂花坟迁出城内,与郭姓吵了几百年,各姓还在金钟岭城外山脚下挖口井,以断郭氏“龙脉”。这个唯一建在城墙内的大墓,直到1985年造医院七层住院部时才移除。


  以往有人提到过兰溪“四大金刚”、“十八罗汉”。以为是清代的。其实不是。

这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县政府办的报纸《导报》上登载的一篇文章,原意是宣传兰溪工商业的繁荣。

料不到的是,这些点到名的“四大金刚”“十八罗汉”不领情。人怕出名猪怕壮。报纸一宣传,这些人当然心里不舒服。

兰溪赓和,是个贸易行。全称“兰溪赓和镇公司”。开设于新民路。老板韩立钧,解放前开设“赓和”二十多年。开始时做靛青染料生意,三十年代,成“上海美南星颜料公司”在金、衢、严的代理商。还经营过火柴、香烟、煤油。(兰溪的贸易行,一般都是字号不变,经营项目常变。)  到四十年代,赓和做煤油代理生意,在兰溪做得比较大。是当地名人。

福隆老板是朱子联,义乌南乡朱村人。这是个能人,二十年代16岁就在兰溪学艺,19岁出徒就自开“福隆京广货行”。他买了手摇袜机开袜厂,租了仓库腌火腿。抗战胜利后,他把“福隆百货店”开在最繁华的西门前街。他当了“兰溪百货业同业公会”理事长。

与上面两位“金刚”相比,两位“铁行”老板直呼不是金刚。

“陈隆顺”铁行,老板陈隆顺是永康人,清末民初在兰溪开打铁舖。陈隆顺针对药业加工中的切药刀不耐用,刻苦钻研,搞成又快又耐用的药刀,竖立了信誉。后来传到儿子陈长清手上,扩大经营,但终究是手艺辛苦钱。由于供不应求,雇人多,占地大。给宣传成“金刚”。正兴铁行的老板姓钱,大致差不多。

陈长清早已作古,他的儿子现在都九十岁了,仍健在。
  十八罗汉中,有一位叫柳序西。他的住宅在金钟岭后杨左路,就是现在“兰庆鸡子馃”往北十米的位置。已不存。柳序西解放初响应党抗美援朝号召,捐了三十两黄金,当时用这笔钱买了一架战斗机。

1956年,在城关初中建设时,他捐了人民币二万八千元。这在当时是笔巨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