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在线|lanxi.online|兰溪新闻|兰溪在线|兰溪论坛|兰溪信息|兰溪网|兰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45829|回复: 0

见过百年前的兰溪吗?11张老照片带你穿越时空

[复制链接]

79

主题

154

帖子

46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67
发表于 2020-2-6 18: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6.jpg
100多年前的兰溪是什么样子你见过吗?近日,市民钟连贵就获得了这样的一本“宝书”——《中国:机遇和变革》(《Chance & Change in China》),书中有近一半的章节清晰地还原了1912年兰溪城的风情风貌,以及这座古老城市在那个动荡年代遭遇的风云变幻。
27.jpg
据了解,《中国:机遇和变革》为英国女作家罗安逸(A. S. Roe)所著。她曾于1907年和1912年两次来中国旅行,第二次来中国时在兰溪居住了近一年。根据游历所见所闻,罗安逸撰写并出版了《我眼中的中国》(1910)和《中国:机遇和变革》(1920)两部游记。
28.jpg
游记中真实记录了中国许多城市和乡村在辛亥革命前后受到西方和民国新思潮的冲击之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两本游记自从出版以来就一直很畅销,直到现在国外仍有一些出版单位在重印和销售。其中,在《中国:机遇和变革》一书中,罗安逸对兰溪作了浓墨重彩的描写。
《中国:机遇和变革》再现兰溪
钟连贵告诉记者,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得知了这本书,出于对文史的喜爱,以及十分注重收集有关兰溪的文史文献资料,便下定决心要找到这本书。但由于书籍出版年代久远,在国内也很难找到,寻书似乎是在大海捞针。
8.jpg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4月,钟连贵先后从网上和托人寻得了三本《中国:机遇和变革》,均为英文原版。其中,两本为美国纽约乔治·多兰出版公司出版,在英国伦敦印刷,另一本为英国伦敦威廉海涅曼公司于1920年出版,目前尚无中文版。“英国版的这本书应该是最早的原版,随后才传到美国,可见其影响力和传播力,我在国内的各个图书馆也搜罗过这本书的信息,仅在国家图书馆中搜到一本,出版地是美国纽约。”钟连贵说。
29.jpg
据了解,早在2013年,《中国:机遇和变革》这本书就曾在兰溪出现过,并轰动一时。此前,兰溪市地方志办公室的专家王恩贶正参与编纂《兰溪市志》,在志书的图照搜集拍摄整理和编排工作中,他偶然读到了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沈弘所写的《辛亥革命前后的浙江社会思潮和变革——英国女作家罗安逸眼中的杭州和兰溪》一文。文中提到了罗安逸当年写的两本游记《我眼中的中国》和《中国:机遇和变革》。
12.jpg
为获取书中兰溪的老照片,王恩贶专门托人从网上寻到了这两本书,并请人翻译了《中国:机遇和变革》中的10章内容。钟连贵在获得此书后也在第一时间请教了王恩贶,得知自己手中的《中国:机遇和变革》出版年代更早,几乎可以确定,英国伦敦出版的版本为最早的原版。
11张珍贵照片展现百年前的兰溪
由英国伦敦出版的《中国:机遇和变革》一书装帧更为精致,是精装插图毛边本。书皮为蓝色布包的硬纸封面,封面印有黄色漆印的书名和三爪龙图案,中国特色明显。全书一共283页,二十一章,其中,第二至十章(第16页至134页)专门讲述罗安逸在兰溪的生活经历和感想,篇幅几乎占了一半。书中还有13张道林纸精印插图,其中有11张均为罗安逸1912年拍摄的兰溪。
7.jpg
虽然书中只有11张兰溪旧照片,但这些照片却将百年前兰溪的缩影一一展现在众人眼前。王恩贶告诉记者,罗安逸的游记和照片,是一个历史富矿,可挖掘隐含其中的历史信息,了解动荡的清末到民国初年兰溪改朝换代、商贸经济、社会生活和自然风貌的许多情况。同时,通过对图片进行适当的推理,对其空间、前后、古今对比,可以从中探寻一地历史发展变化的蛛丝马迹。
30.jpg
“游记中的一幅摄于1912年的‘兰江边的兰溪城’与志书中另一幅‘1938年的兰江’两幅照片,由西向东拍摄,方位差不多,可正面看清兰溪西门码头的全貌,连白墙上的一句‘祝裕隆字号京青包布洋货抄荘’广告词也一模一样。但明显看得出的是,后一幅照片上的江边建筑多了许多,西门城楼高了一层,建筑风格也有了西式雏形,但城楼上还没有后来所看到的钟楼。据我们分析,可能钟楼是抗战期间为预报日机轰炸兰城拉响防空警报而加建的。”王恩贶说。
再现1912年兰溪中医药、纺织业盛况
1912年11月初,罗安逸第二次抵达兰溪。在游记中,她用了不小的篇幅来介绍进城时的见闻及城内外的面貌。再入兰城,在罗安逸的笔下,1912年的兰溪城宛如一副黑白棋盘摆在江边,兰江两岸的乌桕树叶已经鲜红,江对岸晾晒着新染的棉布,江上的货船日夜川流不息,还随处可见运载木材的木排。
26.jpg
兰溪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药商云集、名医辈出,是历史上著名的中药材集散地。由于水运发达,形成了发达的药商市场和药帮文化。这一点在罗安逸书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书中多次提到药店、药摊和中药。书中写道:“兰溪城中街道狭窄,宛如拱廊,挂满红灯笼和各色金字招牌,把天空都遮住了……药店的外观在众家店铺中最为堂皇,店中摆着精致漂亮的瓷器。”
27.jpg
在罗安逸的书中可以看到,当时兰溪的许多店铺都在街上设摊,其中就包括药材摊。“药材摊只有在天晴时才摆出来,售卖各种药材,熊掌、虎颌、人牙、风干的蜈蚣、蜥蜴、干海马等等。我有一次花了七分之一便士买了一条五英寸长的干蜈蚣。中国人买蜈蚣不是为了装饰,而是为了治疗疾病,据说把它泡在热水里制成溶液,可以治疗脓肿……”
28.jpg
除了中医药,兰溪纺织业也与之并齐。早在唐代,兰溪即有丝、绢、帛、绫、纱等织品品种。宋代开始,纺织业进入兴盛期,至今800年历史。在《中国:改革与机遇》一书中,罗安逸就描写道:“兰溪的养蚕业规模比孵鸡业大得多,也重要得多。”
书中还详细地介绍了当时的兰溪人是如何养蚕、抽丝,还有不少的趣事。“在二楼昏暗的房间里,摆着一些桶,桶里和墙边竖着稻秆,这就是‘山’。蚕在稻秆上吐丝,把自己绕在白色或者金黄色的丝茧里。蚕吐丝需要温暖、安静和幽暗的环境,房间里有小炭盆,人们不能发出响声,也不能说‘不好听’的话……房间里还放着鲜花、红绸带和红纸条,以求带来好运。”
29.jpg
此外,书中围绕兰溪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也进行了着重描写,如婚丧嫁娶、过年过节等场景,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兰溪人把新历新年作为公共假日,政府、邮局和学校都关门,但是商铺照常营业。旧历新年的庆祝气氛十分浓厚,街上多了不少货摊,主要卖春联和条幅……过年时节的面条特别长,足有八英尺。过年前,乡下人都要到城里来买东西。穷人的篮子里只有一两包点心、一小罐油、一小瓶酒、几根红蜡烛、一两串准备烧给先人的冥钱、一小块猪肉……”从书中可以看到,当时的过年习俗也基本延续至今。
30.jpg
这本书距今也近百年,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沈弘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浙江社会思潮和变革——英国女作家罗安逸眼中的杭州和兰溪》就曾表示:“此游记真实记录的社会思潮和变革在地方史研究、民俗史、妇女研究和民国史等众多领域均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值得引起后人的关注,并更为深入的去进行挖掘和探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