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的量子结构就会产生不同的现象,量子具有很多神奇的效果。量子似乎是生命与物质的分界线,量子是一种从物质到生命的中间状态,在宇宙演化中,从量子开始,一方面向物质演化,一方面向生命演化。
蛋白质病毒是一种奇怪的病毒,因为传统上认为基因DNA或者RNA才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病毒能够复制、繁殖。我们会提出疑问,蛋白质在细胞与生物体中的作用是传统的定义吗?而近几年全球科学家们开始重新关注并热衷研究表观遗传学,表观遗传学的核心就是生物可以不通过基因DNA遗传物质而在下一代进行遗传的现象。这会让我们提出质疑,就是在生命及遗传中谁是核心。
科学家在动物非生殖克隆中,掏空母体卵细胞中的DNA,然后注入克隆对象的体细胞DNA进行生长,这种克隆如果把细胞DNA移植到普通去除DNA的细胞中就不会实现克隆现象。克隆说明生物成长环境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去除基因DNA的细胞,而需要一个特别的全息的母卵细胞蛋白质等有机物质环境(卵细胞中除了DNA其他大部分是各种蛋白质物质)。同时科学家在克隆鱼的时候,借助另一种鱼的卵细胞进行克隆,克隆成活的鱼同时体现出两种鱼类的外貌特征,这说明蛋白质在遗传中的作用可能被科学家们忽略了。遗传物质染色体除了关键的DNA外,染色体其实是核小体组成的,核小体就是由DNA按照非常精确的尺寸包裹着组蛋白质组成的。
染色体结构说明蛋白质是DNA中的内层结构,应该在遗传记忆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人类及动物大脑的记忆很多时候与蛋白质有关系。那么我们会问,蛋白质、DNA是由有机分子组成的,有机分子是由量子组成,量子有没有记忆吗?答案是肯定的!
从物质角度讲,量子物质世界向生命世界演化,应该需要如下三个要素:
第一,物质系统感知能力与多量子协调能力;
第二,量子记忆能力;
第三,分子的自我组织性。
首先系统感知力与多量子协调能力是生命需要的必要基础。因为只有物质才有整体感知,内部协调信息互通的情况下才能形成生命基础,这是第一步,感知与应激是生命的重要特征。而在物质向生命演化过程中,物质的整体感知力与内部多分子的协调能力至关重要。
其次建立在客观量子纠缠基础上的物质的记忆特征,是物质得以复制、自我组装的驱动力。量子形成的物质,在适度环境下具备了生命的基础条件,当环境改变,就会形成一种进化特征。
最后物质的自我组织性是物质向生命演化繁殖的基本条件。
而我们要探索物质的这几种特性就是为了证明物质来源与生命来源的一体化。
我们已经知道,氨基酸与有机分子从46亿年前的太阳系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太空中了。在漫长的演化中,原始星云有机分子一
直保留在地球大气层或者彗星与小行星陨石当中,在地球形成开始,就有很多彗星与陨石不断飞向地球。
在地球形成的漫长历史中,由于地球运动非常激烈,雷电、狂风、地球火山不断喷发。水从岩石中不断渗出,火山与包含着水的泥浆混合喷涌,地球表面或者深处大量有机分子与泥土混杂一起,有机分子具有聚合球形效应,很容易形成生命层级的自我感知系统。而且由于这些有机分子的纠缠与协调能力,使会聚在一起的很多分子在广泛的范围内形成一种协作能力,使光或者热能的吸收、能量分配能够协调完成。一旦形成这种协调能力,量子物质就会记录下来。生命的形成不是有机分子单独完成的,而是多种有机分子团聚成自感系统并在量子记忆基础上多分子协调而成的,而分子组装本身就是量子的本性。
有机分子与无机分子领域有各种反应和各种复杂性。而对于这些互相交错的反应,因为不同的环境,比如光、电磁、温度、催化剂、时间等不同而不同。物质的量子与分子层面的团聚合属于物质的天性,也有其规律延续性,不同分子层面的组合、不同的分子叠加就会屏蔽外部的干扰,使内部能够因为量子纠缠而协调起来。
生命体本身就是一个多层的物质结构。成年人平均是由50万亿个细胞与500万亿个微生物体组成的。这些细胞又构成身体各个层级的功能器官。每个细胞又由外膜结构、蛋白质、线粒体、细胞核,基因等有机分子组成的功能分子团层级构成。细胞里的线粒体原来是单独的具有生命特征的细菌体,后来逐渐融入生物细胞中。
蛋白质阮病毒与RNA类病毒在细胞体外就是一个大有机分子,但是它们在细胞内环境中就能自我复制、繁殖,这说名细胞环境层级对于生命的重要性。组成有机分子的原子层级,也是由原子核与电子组成的,可以说所有生命体都是由电子与原子核组成的。原子本身内部大量的空间都是虚空的,如果原子直径放大到200米,那么原子核小才有葡萄大小,而电子只有米粒大小。从原子的结构看组成生命的有机分子与物质世界的无机分子的量子结构是没有区别的。原子内部虚空的空间内,会容纳光等电磁波。而光、电子、原子等在第四章里已经证明都具有智慧选择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