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8日晚8时,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这是开幕式上的大型文艺表演《美丽的奥林匹克》。新华社记者张铎摄
新华网北京8月24日电 题:奥运落幕 中国翻开新的一页
新华社记者 顾钱江 李志晖 姬少亭
在世界瞩目的16天过后,北京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缤纷夺目的焰火秀中迎来了欢乐的谢幕时刻。此刻是终点,也是起点:当北京奥运会的大幕徐徐拉上时,中国新的一页已经悄然翻开。
2008:世界发现“现代中国”
马可·波罗在13世纪来到北京——当时它叫做“大都”,在那部引起西方人轰动的游记中,他描绘了这座元朝都城的壮丽与繁华。可是,这个威尼斯人又说:他写的中国,不及他看到的一半。
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的16天里,几十万外国人,其中还包括数以万计以报道为业的记者,涌入北京。他们打量这座城市的好奇眼神,有几分像700多年前的马可·波罗。
“没想到,北京是一座这么现代化的大城市。”澳大利亚小伙子马尔金·莱尔德在“鸟巢”看过比赛,在骑自行车逛过二环路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
对许多外国人来说,这次奥运之旅,或者颠覆了那个存在于他们想像中的与冷战、贫穷或落后相联系的中国,或者刷新了他们几十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年前的老印象。
在世界眼前,这是一个“鸟巢”“水立方”所代表的现代化中国,一个观众热烈为各国运动员喝彩的友好中国,一个为各国运动员和他们国家搭建梦想舞台的精彩中国。
可能更重要的是,外部世界的数十亿人都看到了这个现在时态、现实情境的现代中国。
“北京奥运会提供一个空前平等的交流机会,满足了外部世界渴望了解中国真实状况的好奇心,这将有助于减少国际间的误判。”外经贸专家梅新育说。
奥运赛场上,中国观众为各国选手“加油”助威的声音此起彼伏,成为本届奥运会屡创佳绩的积极因素之一,也化解了一些人对所谓中国民族主义的担心。有报道说,“JIAYOU(加油)”成了外国媒体频频引用的直接引语。
比较文化专家乐黛云教授对这一现象解释说:外国人看中国,就是看中国人是怎么生活的,爱干净了,重视环境保护了,对人很友善了,这就是他们在中国对文化的感受。
“开放”是过去30年里中国成功的关键词之一;北京奥运会向世界传达了这个新兴经济大国希望和平、和谐的讯息——开幕式上巨大的和平鸽造形,反复出现的汉字“和”,以及言简意深的主题曲《我和你》,莫不如此。
“中国30年的对外开放,使4至5亿人摆脱了贫困。”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代表马和励说,“中国越是融入国际社会,对世界越有益。”
充满孔子、四大发明、丝绸之路等中国文明元素的开闭幕式表演,令世界惊艳。
马和励说,北京奥运会让世界体会到文化的多样性。而对人类的前途而言,这种多样性是“加法”关系,而不是“减法”关系。
淡化金牌:国民心态成熟一大步
虽然痛失男子110米栏夺金的机会,中国仍然以51枚的成绩历史性地位居金牌榜第一。不过,类似经济学上的“边际效应”递减,在金牌丰收后,中国人多年来对金牌的迷恋明显降温了。
不了解中国历史的人,不会理解奥运会以及金牌对中国人的意义。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后,中国从世界先进跌入落后挨打的谷底,人民也被外国入侵者称为“东亚病夫”。74年前,只身赴美参加奥运但铩羽而归的刘长春,是家喻户晓的悲壮英雄。
1984年中国重返奥运会并夺取金牌,整个国家为之扬眉吐气。不过,承载着民族荣誉的金牌也变得越来越重,重得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金牌情结”。
刘翔在众目睽睽之下一瘸一拐地退出赛场,可能是本届奥运会上令中国人最心痛的画面。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在短暂的震惊与失望过后,理解和支持刘翔的声音迅速成为舆论主流。网友留言“刘翔,我们爱的是你,不是金牌”,引起人们共鸣。
刘翔的离去引发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讨论,并渐渐趋于共识:中国已不再需要用金牌来证明自己,比金牌更重要的,是奥林匹克精神,是成熟的国民心态。这正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在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看来,北京奥运会是一段历史的终结,和走向未来的起点。“通过奥运,中国人要摆脱百多年来历史上客观形成的‘我不如人’、缺乏自信心的精神包袱,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说。
遗产和挑战:中国未来打上“奥运烙印”
奥运梦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强国梦的一部分,后者是一个远未实现和更为艰巨的任务。从中国现代化的视角看,北京奥运会也是一次契机,一个加速器。
北京奥组委高级顾问魏纪中强调,奥运会带给北京的精神遗产不会贬值。他说,“绿色奥运”提升了公众环保意识,也将推动政府加大投入。“科技奥运”将成为“缔造创新型国家的动力”。志愿者行动将促进公民社会的成熟。
“中国今后最艰巨的挑战是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马和励说,“中国举办了一届‘绿色奥运’,希望中国能利用这个机会发展一个‘绿色中国’。”
他说,中国已经拿出应对这个挑战的决心。拿节约能源来说,中国制定了世界上最艰巨的目标,显示了最大的魄力。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表示:奥运会后北京面临的环保挑战远没有结束,将实行更加严格的环保措施。
中国发展的新一页上,不仅有机遇,也有挑战。
尽管奥运会本身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微乎其微,但专家们指出,奥运会后中国经济确实面临许多值得注意的关键问题,其中包括: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令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国际能源和原材料涨价也使中国企业和居民面临通胀压力等。
奥运期间,中国地震灾区逾千万受灾民众住进了过渡性居所,为遇难亲人举行了百日之祭。但是,他们的家园恢复、未来生计和心灵重建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关注和持久的努力,这对中国而言是严峻挑战。
“鸟巢”上的奥运火炬渐渐熄灭了,但奥运并未远离中国。何振梁相信,它对中国未来的影响将是全面的,“但真正有多大,恐怕要等到6年或8年以后才会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