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在线|lanxi.online|兰溪新闻|兰溪在线|兰溪论坛|兰溪信息|兰溪网|兰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508|回复: 0

宝宝性格特征可能延续终生

[复制链接]

508

主题

508

帖子

15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6
发表于 2019-4-12 01: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另一种形式的呀呀学语
加拿大和美国家了两组进行研究。其中一组幼儿的严重失聪,只能用手语交流,另一组幼儿的父母听力正常。对两组自身没有任何听力障碍的幼儿进行跟踪观察的结果表明:父母失聪的一组幼儿与另一组幼儿相比,除普通的手势之外还会做出一组特征截然不同的手势,频率较为缓慢但富有节奏感。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手势是自身需求的方式之一,是另一种形式的呀呀学语。这一发现同时表明,幼儿对于语音和手势等不同的交流方式都非常敏感,这正是他们获得的关键所在,与交流的方式没有必然联系。在正常的里,幼儿会呀呀学语,逐渐。如果他们面对一个以手势传情达意的无声世界,他们就会以稚嫩的手势步入说话的进程。
国外宝宝的如厕
如厕训练向来是令头痛的事情之一。那么国外的如厕训练情况如何呢?
美国儿科专家坚决反对强制训练宝宝大小便,对尿床的宝宝进行体罚和羞辱。他们认为5岁的宝宝尿床是正常现象,批评则会增加宝宝的压力。他们还认为训练宝宝大小便要保护宝宝好奇爱学习的天性,用多种办法正面鼓励。比如宝宝尿湿以后可以过一会儿再给他换衣服、尿布,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体验尿湿以后的感受。美国一般在宝宝2岁或更大些时借助商家推出的全套训练用具,如漂亮的便盆、传感尿片、卡通画册和对父母进行的小册子等开始的如厕训练,90%的宝宝在4-4.5岁学会如厕。
日本妈妈一般在宝宝2岁以后训练如厕,他们认为强制宝宝学习如厕会让宝宝紧张,将来甚至可能导致各种心理,因此,日本妈妈没有为宝宝把尿的。如果宝宝尿在地板上,妈妈也不会责骂,而是细致地擦给宝宝看,让宝宝自己体会他这样做会给妈妈增添许多麻烦。
澳大利亚妈妈认为给宝宝把尿的姿势违反规律,看上去很痛苦,自由大小便是阶段――也只有这一阶段才能拥有人生乐事,实在不该剥夺。等宝宝长到两三岁,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能通过语言和大人交流了,就可以慢慢地摘去尿布。即便宝宝到了五六岁仍然尿床,大人也不会将它看成多么严重的事,当然宝宝也不会因此受到羞辱和责骂。
期望效应让宝宝更聪明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设计完成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然后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告诉B组的饲养员他那一组老鼠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两组老鼠进行测试,结果惊奇地发现A组的老鼠最先走出迷宫并找到,它们看起来确实比B组的老鼠聪明很多。
罗森塔尔教授受老鼠实验启发,又到一所学校进行实验。他在某个班级走了一圈,然后在学生名单上随便圈了几个名字,告诉老师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有前途。过了一段,教授又来到这所学校。奇迹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竟然真的成为班上的佼佼者。罗森塔尔教授据此推断利用这种期望效应可以给宝宝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宝宝变得更加聪明或者让宝宝朝着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
宝宝特征可能延续终生
早在1980年,卡斯比教授就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测试。受测试幼儿都被问到22个方面的问题。根据面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划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型。其中充满自信型幼儿占28%,良好适应型幼儿占40%,沉默寡言型幼儿占8%,坐立不安型幼儿占10%,自我约束型幼儿占14%。当这些长到26岁时,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他们成年后的性格基本没有改变。
卡斯比据此认为,宝宝性格特征在3岁之前已经基本定型,虽然在以后成长过程中有一些改变,但这种变化似乎不太明显。卡斯比教授因此倡议父母和幼儿园老师务必认真对待3岁以内宝宝的所作所为。不过,他也承认,一个人的性格到成年后又改变的情况的确存在,这取决于父母的方式以及宝宝将来所处的社会环境。如果能在宝宝3岁之前通过教育给宝宝施加影响,那么宝宝未来的发展走向就比较乐观,反之亦然。
粘人不是坏习惯
0-1岁半的宝宝多半会对父母产生依恋感。如果到了这一年龄的宝宝还没有对家人产生依恋感的话,将来就有可能养成很难与人沟通的怪异性格,从而给未来的蒙上阴影。目前,因为工作或其他多方面的原因,多数父母已经没有条件全天候养育、照顾宝宝。请保姆或者老人来照料宝宝的生活起居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由于宝宝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大大减少,宝宝和父母之间的也日渐疏远。很多父母不仅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反而因为自己生了个不会粘人的好宝宝而暗自得意。殊不知,和母亲之间温暖、亲密、连续不断的关系――适度的依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粘人现象)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实上,适度的依恋有助于帮助宝宝建立安全感,提高自信心,而不是像有的父母理解的那样,认为宝宝粘人是一个让人难以忍受的缺点。
育儿专家认为,低幼儿粘人不仅不是坏习惯,相反,适当地粘人还可以帮助宝宝掌握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如果在婴幼儿时期,宝宝没有对父母产生适度的依恋,将来就可能很难与他人沟通,甚至可能影响他今后的社会生活和生活,因此,父母最好不要为了省事而将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扔给保姆或老人,而应该自己带。
日本家庭的厨房游戏
日本人认为家务绝非婆婆妈妈的事,也绝非琐碎、难登大雅之堂的事。做家务是一门需要从小、学习的生活艺术,也是一项比游泳更均衡的。通过做家务,宝宝在敲敲、打打、揉揉、拉拉的过程中经历了各种不同而丰富的体验,这种经历能够使他们对自己所拥有的能力更加自信。
目前,日本幼教界、媒体、社会学家、烹饪学校及产品厂商都在大力鼓吹做家务事对宝宝和家庭的好处。比如,书店热销的书籍是“儿童料理食谱”;百货公司家电部门当红的是“儿童专用厨具”;电视台正在叫座的节目是NHK的“儿童烹饪”。在各界的推动下,“儿童烹饪”和“厨房育儿”成了日本家庭一项时髦的休闲。妈妈们通常会仔细地去阅读有关厨房育儿的书籍,或者到幼儿园开办的“烹饪实习”课堂见习,在宝宝1岁之后就开始让他体验厨房游戏的乐趣。比如宝宝洗碗实际更多的是在玩水,但这正是宝宝熟悉家务并且爱上做家务的必经途径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