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在线|lanxi.online|兰溪新闻|兰溪在线|兰溪论坛|兰溪信息|兰溪网|兰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987|回复: 0

显示器的维修方法总结

[复制链接]

508

主题

508

帖子

15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6
发表于 2019-4-13 10: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打开机器后盖,用人体感观,直接观察机内元件有无缺损,断线,脱焊,变色变形及烧坏等情况。再通电观察,有无打火,异味,异常声音等现象。若光栅不亮,则应重点检查保险管是否烧断,显像管是否漏气破裂,以及灯丝是否亮等情况。这样可找到一些显而易见的故障点。多频有其自身的规律,而这些往往又不易发现,稍不留神就容易忽视。所以我们在观察故障现象时要仔细,特别要注意一些细节地方,不同的细节往往正是不同故障部位或性质的反映。比如故障有光栅无图,像这类故障起来常觉得无法下手。其实对上述故障,只要再认真仔细观察一下,看看光栅上有无噪点,若无噪点只有干净的光栅,则表明故障在视放电路中。若有噪点,故障则在接口电路。这样一来故障范围便大大缩小了,就很容易找到故障点了。这表明直接观察法掌握得越好,观察故障现象越仔细,就越容易找到故障部位和弄清故障实质。疑难故障一般都是由于元件变质,特性不稳定,接触不良,电路设计有毛病等原因引起电路工作失常的。其次故障表现往往是时好时坏,工作不稳定或找不到故障点,根据这些故障特点,把它们的性质搞清楚后,才能对症下药,选择适当方法将故障点找出来。用观察法可直接查出来的明显故障有下列几种:
1. 断线故障
常见的有电源线断裂,保险丝熔断,印制线路板断裂,电阻电容晶体管引线断或脱焊等。这种故障一般凭眼睛观察即可发现,必要时可借助手拉手拔等方法来确定故障点。
2. 短路故障
这种故障通常发生在密布的印制线路和芯片引线间,以焊锡及裸露的引线电路板上的油垢等短路较为多见。此外,元器件相碰和元器件与屏蔽罩金属底板散热板之间相互接触,而造成的短路现象也时有所见。短路故障一般也只需用眼(或再加上手)就可查出。但有些短路故障较为隐蔽需仔细观察才能辨清。
3. 漏电故障
可凭感官直接察觉的漏电故障一般有
(1)电解电容发热及外壳炸裂或电解液流出。
(2)印制线路和高压元器件的漏电。主要是印制线路间或元器件引线间有污垢尘埃或水汽物发生放电打火现象。
4. 过热故障
指元器件出现过热现象。常常伴随异味出现,可用手轻轻触摸来作出判断。高压电容,大功率开关管,电源变压器和行输出高压包等元器件比较容易发生过热故障。检查时应注意与正常工作时的温升比较,并留意开机时间的长短,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
5. 接触不良故障
一般由电位器等可调元件松动接插件触点氧化或松动,元器件焊接不良所致。检查这种故障主要靠手旋,或拨动拉动元器件,但眼睛观察也是需要的。
6. 其它故障
这里指的其它故障。有电阻过载烧焦变色(可嗅到烧焦表面油漆之味),印制板被过热元件烤焦,或被高压打火炭化(可闻到树脂板烤焦之味),电源变压器过热(温升迅速并可嗅到烧焦绝缘清漆和树脂等味),元器件或线路打火(可看到放电闪烁或点线状火花,显像管打火有时可看到管颈发出紫光或蓝光,高压嘴打火时往往可嗅到臭氧味),电感线圈中的磁芯脱落或碎裂(一般明显可见),显像管漏气或断极(多数可用肉眼看到)行频过低(可听到吱吱尖叫声),开关稳压电源失控于行频或过载(可听到从开关变压器发出的吱吱叫声)。用人体感官直接检查判断故障虽然范围有限,而且难以保证十拿十稳万无一失。但对不少较明显的故障来讲,运用此法确实简单易行,常常可收到事倍功半之效,而且对丰富维修经验提高维修水平十分有利。若遇到没有把握的故障可用测量法进一步检查判断,并及时总结经验提高水准。
二 故障现象观察法
直观检测主要电路的故障是的基础,在疑难故障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熟悉电路结构和特点的情况下,只要能熟练地运用直观检测法对主要电路故障进行检查,很多故障就可以很快确定故障部位,甚至可以直接找到故障点。下面重点介绍几种电路的观察法:
1. 电源电路故障观察法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都采用开关稳压电源。其故障可分三类:电源不工作,电源工作不正常和电源有短路故障。这在前面已做过详细分析请参看即可。
2. 行扫描电路故障观察法
行扫描电路故障率很高,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电路不工作。主要特点是既没有图像又没有高压。二是行扫描电路工作不正常。其故障现象就太多了,如有高压无图像,垂直一条直线,行不同步,图像失真等。
(1)无图像无高压
因为行扫描电路主要由行扫描芯片、行推动电路和行输出电路组成,另外还有电源行同步电路。对于多频显示器来说,还有行频自动跟踪系统,CPU 等。首先是检测各部分电源是否都有电压,是否正常(即电压过低)。其次检查行输出管、行推动管、行振荡芯片是否损坏,以及逆程谐振电容、行输出变压器等。对于多频来讲还要检查CPU 是否工作了。
(2)行不同步
图像垂直方向同步仅仅是水平方向不同步,这表明故障出在与行同步有关的电路中。其主要原因有:
z 行AFC 鉴相器出了故障(行扫描电路芯片都具有这个功能)。
z 行振荡器RC 定时电路有故障使行振荡器振荡频率太低或太高。
z 行同步信号极性处理电路有故障没有信号输出或脉冲幅度太低等。
z 对于多频来讲还必须考虑CPU 是否工作正常即是否输出行同步信号。
(3)垂直一条直线
光栅成为一条直线(对于数控多频来讲只有在联机状态下才能发生此故障),说明场扫描电路正常,故障出在行偏转线圈支路中:
z 行偏转线圈断线
z 行幅或行线性调整线圈断线
z 枕形变压器断线(数控采用二极管调制器电感线圈)
z S 校正电容开路
(4)光栅(或图像)水平枕形失真
出现光栅左右枕形失真的主要原因一般有:
z 枕形变压器线圈断线或性能变坏;
z 枕形失真校正电路出现故障;
z 数控二极管调制电路有故障,或场频抛物波没有送到枕形失真校正电路。
3. 场扫描电路故障观察法
场扫描电路故障一般比较容易排除。但是遇到场线性不好时比较难排除。
(1)水平一条亮线
水平一条亮线,一种是场偏转线圈开路,主要有场偏转线圈断线;偏转线圈插件接触不良;场输出电路耦合电容开路等。另一种是场扫描芯片工作不正常;场扫描芯片损坏;场振荡器RC定时电路有故障等。
(2)场不同步,即图像在垂直方向翻滚,仅仅是场不能同步,且调整同步电位器旋钮仍不同步,其故障有以下几种可能:
z 场积分电路的电阻开路;
z 场积分电容开路或短路;
z 场振荡定时器RC 元件有故障;
z 只是偶尔发生场不同步,则是因为场同步范围过窄引起的。
(3) 场线性不好。图像的上部、下部被拉宽或压缩,以及卷边,均属于场线性不良。是场偏转线圈锯齿波扫描电流线性不好造成的。主要原因有:
z 场扫描锯齿波形成电路中的电容漏电或容量减小;
z 场输出晶体管(芯片内部功率输出管)非线性失真严重;
z 线性补偿网终中元件变质损坏或断路,其中主要是电容。
4. 亮度与视频电路故障观察法
这部分电路故障通常表现为彩色色调、色饱和度、亮度的失真,或者亮度、对比度不足以及失控等:
(1)有图像但亮度不够,调节电位器无效:
z 显像管加速极电压低;
z 显像管老化 。
(2)缺基色或色不正:
某路视频信号没输入显像管阴极,则该路有故障。常坏元件有视频处理芯片,视放管,另外色不正常常因为亮平衡或暗平衡没调好。
(3) 图像亮度失控:
图像亮度失控是因为显像管加速极电压过高造成。一般亮度失控是因为亮度电位器损坏,或直流箝位电路有故障而不能调整。另一个原因则可能是显像管栅极与某一阴极短路,此时光栅底色偏色并可能出现回扫线。
(4) 屏幕底色过亮并有回扫线出现:
z 视放管饱和使显像管阴极电位太低而使束电流增大;
z 加速极电压过高而使加速电场增强束电流加大;
z 副亮度电位器损坏变质。
(5) 对比度差不可调:
这主要是对比度控制电路有故障,电位器坏,三极管坏,电阻断或阻值发生变化。另外芯片内部电路有故障。
三 电流测量法
电流测量法一般用来检查行输出级的直流工作电流,场输出管集电极电流,电源电路负载电流,显像管束电流、灯丝电流,集成电路电源电流和电源变压器的空载电流等。其中最后一项为交流电流。一般来说电流值正常,晶体管及芯片的工作就基本正常。电源的负载电流正常则负载中就没有短路故障。若电流较大,说明相应电路有故障。测量电流规律做法是,要切断电流回路,串入电流表。电流从电表正极流入,从负极流出。下面介绍几种测量电流的方法:
1. 行输出集电极电流测量方法
显示器行输出工作电流较大,尤其是低压供电的显示器,行输出电流更大。一般为300~500mA 。通常采用1A 档即可。如不具备大电流档的万用表,可采用间接法测量,即测量集电极回路中电阻两端电压降,再通过换算计,算出电流值。有的行输出集电极供电回路中已串入保护电阻,如0.5 ~2 /2W。 因此换算电流也很容易。如果没串入保护电阻,一般在电路板上都留有调试缺口(测试完毕后用焊锡封住缺口),或接有保险,所以可用电烙铁熔去缺口上的锡,或拔掉保险,再接上一个取样电阻,这样便可测量了。取样电阻阻值根据情况而定,一般取样电压为0.5 ~2V 为宜。如果有缺口,可将电流表串入直接测量。这样既方便又准确。测量行输出级工作电流的目的,主要检查是否有短路故障。这种短路性故障用其它方法检查往往比较困难,而用电流测量法大多能迅速而准确地发现故障部位。因为短路性故障一般都使电流增大,根据实测电流值的大小,判断故障部位,可大大缩小范围,或直接判定故障元件,在工作中电流测量法实际上己成为检查判断行输出级短路故障的主要手段。在正常情况下行输出电流一般为250 ~300mA 。当行输出级有短路故障时,直流电流若超过1A 时,如不及时关机,就会迅速升高而将行输出管烧坏。所以必须立刻关机。
2. 电源电路负载电流测量法
测量电源电路负载电流的方法,同测量行输出电流相似。通常为了避免负载回路中串入电阻后对电源电压造成影响,故较多采用直接测量法。应该注意的是,有些电源有多路电压输出,和相应的负载测量时应考虑到各负载支路电流对总电流的影响。一般先测量容易发生故障的支路电流。若需检查总负载电流是否正常,则可以测量所有负载回路的电流,然后将各路电流相加即可。测量电源负载电流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判断负载中是否存在短路漏电及开路故障,同时也可判断故障在负载还是在电源。
3. 显像管束电流的测量方法
显像管(电子)束电流最大为1mA 左右。一般为几十到几百微安。彩色显像管的束电流在正常情况下为几百微安。具体值是随显像管荧光屏亮度而异,由于显像管束电流为微安级,所以用直接测量法为好。测量时将电流表串联在显像管高压包负端供电回路中,量程可选1mA 或2.5mA 档。维修中测量显像管束电流是否正常,是判断显像管是否老化的可靠方法。比测量阴极控制栅极间电阻的方法要准确的多。在规定的条件下,若实测电流明显低于正常值,便可判断显像管老化。这种显像管一般亮度不够,或有其它毛病,如散焦暗斑等。除此之外在中根据需要常测量某支路电流,必要时可测量芯片总电流,其测量方法与上述测量方法相似。
四 电压测量法
电压测量法是检查判断显示器故障时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它通过测量电路主要端点的电压,和元器件的工作电压,并与正常值对比分析即可得出故障判断的结论。由于中各电路的工作电源电压,晶体管和芯片的各路电压,是判断相关电路及晶体管芯片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的重要依据。因而在中测量最多的,就是这几种电压。所用电表内阻越高测得数据就越准确。测量时,最好将负表笔夹在底板上,正表笔放在测量点上,一手测量,另一手辅助,十分方便。按所测电压的性质不同,电压测量法一般可分为:静态直流电压测量法和动态电压测量法两种。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 静态直流电压测量法
显示器电路的工作状态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是指显示器不接收主机信号条件下的电路工作状态,其工作电压即静态电压。动态电压便是在接收主机信号情况下电路的工作电压,此时的电路处于动态工作之中。静态直流电压测量法,一般用来检查电源电路的整流和稳压输出电压,各级电路的静态直流电压,以及晶体管、集成电路、显像管等元器件的静态直流电压。将正常值与测量值相比较,并作一定的推理分析之后,便可判断故障所在。例如开关稳压电源其输入交流电压220V ,经整流滤波后直接供给该直流电压值为296~300V 范围内,若实测电压值为零或很低,便可立刻判断整流滤波电路(包括输入滤波器)有问题。又如电路处于小信号线性放大状态,晶体管发射结电压e 应在0.5 ~0.65V 左右(硅管)或0.3V(锗管)为正常状态。若实测电压与此相差太多,则可判断该管有故障。电压测量法最常用是判断行输出工作是否正常。
2. 交流电压测量方法
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或DB 档,对有关电路端点的静态交流电压进行测量,并与正常值相比较,找出故障所在,这就是静态交流电压测量法。该测量法除了常用于检查显示器的220V 交流电源及由电源变压器次级各线圈提供的低压交流电压外,更多的是用来检查有关电路中的行场脉冲是否存在。但一般用示波器测量为最直现。
由于一般万用表的频响范围很小。上限仅为1 ~3kHz ,交流电压档和DB 档均如此。DB 档实际上仅是在交流电压档上串接一只隔直电容,并把相应的交流电压刻度按1mW/600为零分贝的标准画成一条。专用电平刻度就成了(即0.75V 处所对应的电平刻度值为0db),所以万用表的交流档和DB 档通常只能用来测量工频和低频音频信号,而且万用表刻度表示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测量行场脉冲等非正弦波电压时的误差很大,可见静态交流电压测量法一般较适用于检查行场脉冲及振荡信号的有无,和相对大小。若要用来作较准确的定量检查,需有万用表测量值和正常值对应关系表。这表可以从有关书刊及资料中收集。但由维修人员自已积累的第一手资料更为可靠和实用。为了避免直流电压影响测量行场脉冲和振荡电压时,通常用电容隔断直流。对于前者可直接利用万用表的DB 档。无DB 档的万用表,只要在正表笔上串接一只0.1 ~0.47F/600V 的电容即可。测量电压时外接一个高频检波器,因为除了低频的振荡信号外,中的电压多为中高频性质的。万用表无法响应(表针不动或微动),经检波后高频信号便成了脉动电压,万用表便可响应。万用表增设高频检波器后,还可用来检查色度信号和色同步信号的有无。不过这已是动态电压测量了。用万用表DB 档作静态交流电压测量的主要目的,有检查行场振荡电路是否启振,检查行场推动和输出电路是否正常工作,检查行输出及开关电源变压器次级输出电压有无等。在有些情况下,为了较迅速准确的判断故障,需测量某些行场脉冲峰值,或峰峰值。这时万用表增接一只峰值检波器即可。
3. 动态静态电压综合测量法
电路中有许多端点的静态工作电压,会随外来信号的进入而明显变化。变化后的工作电压,便是动态电压了。显然如果某些电路应有这种动静态工作电压变化,而实测值没有变化或变化很小,就可立即判断该电路有故障。这就是动静态电压测量法。该测量法主要用来检查判断仅用静态电压测量法不能或难以判别的故障。采用动态静态电压综合测量法时,应注意两个问题:
(1)一般应在被测电路的静态直流电压正常的情况下,进行动态电压的测量。
(2)如果电路的静态直流电压明显偏离正常值,应先予以排除,然后再测量动态电压。使电路进入或退出动态工作通常可用开关主机的办法来实现。对于多频数控显示器来讲,如果不接入主机显示器根本无法工作。所以三种测量方法只能对局部电路可采用。因此要根据型号而定。
五 电阻测量法
电阻测量法,是维修显示器又一个重要方法之一。利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电路中可疑点,可疑元件,以及芯片各引脚对地的电阻值,然后将测得数据与正常值作比较,可以迅速判断元件是否损坏变质,是否存在开路短路,是否有晶体管被击穿短路等情况。电阻测量法分为在线电阻测量法,和脱焊电阻测量法两种。前者是指直接测量显示器电路中的元器件,或某部分电路的电阻值。后者是把元器件从电路上整个拆下来,或仅脱焊相关的引脚,使测量数值不受电路的影响。很明显用在线法测量时,由于被测元器件大部分要受到与其并联的元器件或电路的影响,万用表显示出的数值并不是被测元器件的实际阻值,使测量的正确性受到影响。与被测元器件并联的等效阻值越小于被测元器件的自身阻值,测量误差就越大。因此采用在线测量法时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并联阻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然后作出分析和判断。然而要做到这点并非容易,需透彻熟悉有关电路,及掌握大量经验数据才行。而且既使这样,并联阻值远小于被测阻值时,仍不能测出准确的阻值。所以在线测量法局限性较大,通常仅对检查短路性故障,和某些开路性故障较为有效。但如果用专用在线仪进行测量,则又是另一回事了。不过这种仪器,在显示器维修中心都不配备,更不用说一般维修人员了。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来说,在线电阻测量法,仍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脱焊电阻测量法,应用广泛。因为中大部分元器件如晶体管电阻电容电感及二极管等均可用测量电阻的方法予以定性检查。最终确定某个元件已经失效,往往都用电阻测量法。
六 替换法
顾名思义,替换法就是指用好的元器件替换所怀疑的元器件。若故障因此消除,说明怀疑正确。否则便是失误(除同时存在其它故障元器件外),应进一步检查判断。用替换法可以检查显示器中所有元件的好坏,而且结果一般都是准确无误的,很少出现难以判断的情况。除非存在多个故障点,而替换又在一处进行。但是按元器件的特点,及替换的难易程度来看,替换法较适用于难以判断的是否失效的元器件。如电容芯片及晶振等元器件。此外对于不需拆下元件,替换条件又不十分方便的情况,采用替换法也很有利。例如怀疑某个电阻断路就可用一个相同规格好的电阻直接并联在元件两端。进行替换检查,或者将万用表置于合适的电压档,再把两表笔分别接元件两端,以借助表内电阻进行替换检查。如此检查速度极快,效率很高,颇值得提倡。替换看似容易人人都会,其实不然。这里面也有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和需要掌握的要领。其中以芯片替换最为代表性。替换法是用来判断芯片是否失效的常用可靠方法之一。对于其它检查方法久久难以判断的疑难故障,采用替换法往往可迎刃而解。所以下面以芯片为例讲述。在使用替换法时应注意的具体要领:
1 必须保证替换件是良好的。若替换件本身不良,替换就完全没有意义了。对许多人员来讲,往往没有把握肯定供替换用的芯片是好的。因此建议读者平时将芯片换入正常的显示器试一下,以确定其好坏。试验方法应尽量简化,不提倡多次焊接。另外芯片还可多备几份同型号的芯片,因为芯片出厂前均进行过测试检查,除了保管不当等特殊情况可能导致一批产品同时被损坏外,一舨不会遇到2 块以上芯片都坏的情况。替换芯片的型号应与原用芯片相同,也可用能与原芯片直接互换而型号不一样的芯片。但要防止水货。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芯片的型号极相近,区别仅在型号尾缀的一二个字母或数字上。如PC1031 和PC1031Hz HD38986 和HD38986E 等,它们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电性能参数或封装等方面的差异。有的不能直接互换,或互换比较困难。采用替换法时要尽量避免选用这类集成电路。吃不准时应查器件手册和有关资料。
2. 在采用替换法之前,应尽可能用其它较简易的检查法,对芯片好坏做出判断,不要轻易拆焊。尤其是多脚的芯片。因为这毕竞是件较麻烦的事,还容易烫坏印制线路。只有在用别的检查方法难以作出确切判断,并自认为有充分理由怀疑芯片已出故障的情况下。一般不考虑采用替换法焊拆芯片,不能急躁,更不可乱插乱拔其引脚。在没有专用工具时,可用电烙铁将引脚焊锡熔化,立即用医用针头将锡吸出,当逐个将各脚焊锡吸出后,再用镊子将芯片取出。第二种方法用网状镀银屏蔽线沾上松香水,放在引脚根部,然后用电烙铁将屏蔽线烫热,从而将引脚焊锡熔化并附着在屏蔽线上,这样可将芯片拿下来。以上两种方法均实用,而且第二种方法更快效果又好,应用较为普便。
3. 拆下所怀疑的芯片后不要急于更换芯片,而应该测量一下芯片各脚位置对地电压是否正常。除了接电源电压引脚以及和芯片有直流联系的引脚,应有合理的电压外,其它引脚均不应有电压,否则说明外围元件或印制线路有漏电短路故障。应予排除后换上芯片试验,以免使换上的好芯片再损坏,或造成误判。如果测出电源电压引脚及其相关引脚的工作电压明显高于或低于其它供电电压,须先予以纠正。但需注意不少芯片的电源引脚均通过退耦或降压电阻,再与工作电压相连接,芯片工作时电阻上因流过电流而产生压降,使电源脚上的电压低于供电电压,而拆下芯片后电阻上的电压降消失,或降至很小,此时测出电源脚电压都将偏高,或明显高于规定值,这是正常的现象,不必处理。除非测出电源脚电压比规定供电电压还高,这表明供电电源出了故障。
4. 替换用的芯片最好用插座安装在板上这样不仅便于拆装,及多次试验,而且可避免损坏芯片。少数型号显示器本来就采用插座安装芯片,对这类显示器用替换法就十分方便了。但插座用久了容易产生接触不良故障,因而不在原来不用芯片插座的上长久保留作替换检查时而装上的插座。上述插座,一般选用专用芯片插座,如果没有专用插座,可用0.12 ~0.17mm 的导线作为芯片引脚与印制线路之间的连接媒介。但要焊好,这样也能使芯片的拆装较为方便迅速。但需要注意尽量缩短连线的长度。如果芯片的体积较大,应将连线改用0.3 ~0.5mm的导线,以兼作临时固定芯片的支柱之用。
5. 对于功率较大带有散热器的芯片用替换法时,一般可以不装散热器。但不允许长时间工作,更不可在大功率工作状态下连续工作。只能进行短时间或瞬间的试验,若需进行长时间大功率输出的,替换检查时则必须将芯片原散热器装上,或装上其它合适的散热器。否则可能烧毁芯片。另外电源厚膜电路也应固定在原机散热器上再检查。
6. 换上芯片后最好在其电源回路中串接电流表,以监视开机后的芯片电源电流。若发现电流远大于额定值,则必须及时关闭电源,并要查明原因。待排除故障后,再进行试验。这样做对防止芯片意外损坏很有好处,还可实测芯片电流,为以后的带来方便。其它元器件的替换大都十分简单方便,通常只要用良品元器件替换掉所怀疑的元器件即可。这里不再一一叙述。替换法还有一种与上述相反的形式,即把故障机中被怀疑失效的元器件替换到正常机器中,去看正常机器是否出故障。从而进一步缩小故障范围或确定故障点。这种方法通常只在检查少数疑难和特殊故障时采用。例如经检查分析后判断某个元件损坏,但换上新元件无效,同时又不愿或不便将正常机器上的元件换到故障机上去试验。这时便可将所怀疑的元件及新件分别替换正常机中的对应元件。从而可判断故障究竟出在被怀疑元件,还是新元件上(可能规格不对或失效),或者皆不是,或两者都坏。此种检查方法需备同故障机或相似电路的正常机。实际操作又较麻烦,故一般很少使用。
七 开路短路法
开路和短路法是指在检查中将某一部分电路 ,或某个元器件开路或短路。同时观察相关的电压电流电阻等测量数据,或图像光栅等故障的变化。据此对故障进行分析及判断。开路法通常用来检查短路性故障,特别适用于电源负载回路存在短路故障的情况。当电源电路负载中有一路或一路以上存在短路(含严重漏电)故障时,往往导致负载电流剧增而烧坏开关管。严重时烧断保险丝。所以不能较长时间进行检查。此时若逐一断开各个负载回路,并且注意负载总电流随之的变化,就可很快发观故障所在。运用开路法时,必须注意每次断开负载回路,应关机断电工作。每次开机时,应先看电流表读数是否恢复正常。若发现电流仍远大于正常值,应立即关机。再断开其它负载回路,逐个检查。在进行开路检查法之前,若能先用电阻或电压测量法对发生短路的电路范围作初步的判断,则对提高效率有一定好处。另外电路的开路点,一般应选在接插件,连接线焊点,和印制线路上原有的调试缺口上。尽量不要采用切割印制线路的方法,除非找不到其它可开路的地方。短路法主要用来检查判断振荡电路是否起振,以及无显示等故障。在运用短路法时,必须注意要根据不同的电路选择适合的短路方式。常用的短路方式及其适用检查项目简述如下:
1. 用导线短路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被短路两点直流电位相同,或接近的电路,以及虽不相同但不影响判断正确性的情况。例如检查晶体管和芯片振荡器是否振荡时,可以把振荡回路或反馈网络短路,然后对比短路前后晶体管或芯片相关引脚的电压。若电压有变化,一般说明振荡器能振荡。这里的判断依据是短路振荡回路或反馈前后晶体管等引脚的电压变化与否。因此被短路点两者间不应存在直流电位差,否则会引起晶体管等的工作状态随短路而改变。短路本身就导致了有关引脚电压变化,要判断振荡器是否起振就不可能或很困难了。一般来讲,LC 振荡回路两端是等电位的能用导线直接短路方式来判断是否起振。晶体振荡器的振荡回路两端能否直接短路就得看具体的电路了。导线直接短路方式也可用于快速判断小阻值退耦电阻、印制导线或连接线等是否开路。检查时只要将导线短路所怀疑电阻或连线的两端即可。
2. 用电容器短路
用导线直接短路会影响电路直流工作状态,或影晌判断结果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电容器短路方式。此方式判断不能直接短路振荡回路的振荡器是否起振外,更多是用来检查判断电路中自激振荡噪音,或交流哼声的具体来源。作此检查时,往往用电容器由电路后级向前级逐一短路各级的输入端,当短路到哪级时,自激或噪声消失,就表明故障在该级电路中,或在它之前的电路中。
3. 用电阻短路
即用一定阻值的电阻跨接于有关电路两端的方式。严格地讲,这种方式不能叫作短路方式,只是用电阻给电路建立一种便于检查判断故障的工作状态。电阻短路方式可用来快速检查判断行场不同步,亮度不够,画面缺色等故障,以及晶体管和芯片是否失效。在运用短路方式时,为了便于操作,一般可把短路线电容或电阻两端连接在2 个鳄鱼夹上。组成短路线夹。使用时只要用线夹夹住需短路的电路两端即可。但在印制板的焊点和元件密集区域大多不能采用此法,否则极易造成意外短路故障。在检查自激或噪声等故障时,一般也不宜采用短路线夹,因为线夹具有分布电容及电感,它会影响外界信号,同时也使短路不彻底容易给正确判断带来困难。当然可以用尽量减小线夹连线长度来减弱这种影响,但实际上难以减至很短,所以作此类检查时一般用电容或导线直接焊在需短路的电路两端。
八 加热与冷却法
当显示器发生温度稳定性不良时,其故障常发生在开机后一段时间内,或者与季节室温等外界条件有关。这种故障一般是机内某个元器件的热稳定性差引起的。对此可用冷却法和加热法来检查判断。冷却法适用于被怀疑的元器件温升异常,并可感知(用手触摸)的故障,通常用酒精棉球敷贴于被怀疑的元器件外壳上,迫使其散热降温。若看到故障随之消除,或趋于减轻,便可断定该元器件热失效。加热法适用于检查故障在加电后较长时间[如1~2 小时才产生或故障随季节变化的(如TL431 常规型号只适用于零度以上的环境中使用)]。其优点主要是可明显缩短时间,迅速排除故障。加热法常用电吹风和电烙铁,对所怀疑的元器件进行加热,迫使其迅速升温若随之故障出现。便可判断其热稳定性不良。由于电吹风吹出的热风面积较大通常只用于对大范围内的电路进行加热,对具体元器件加热则用电烙铁。无论采用冷却法,还是加热法,都应在大体判断出故障所在部位的基础上再用。不提倡盲目地在大范围内逐个对元器件加热或冷却。也不提倡将这种方法用来检查热稳定性较好的元器件上。冷却法和加热法一般不要用于检查加有高压的元器件,非用不可时就必须十分注意安全。要采取措施严防触电。此外加热元器件时要防止过热,以免损坏正常元件。冷却用的酒精要求纯度为95%以上。
九 振动法
这种方法是检查虚焊开焊等接触不良引起的软故障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通过直观检测后,若怀疑某电路有接触不良的故障时,即可采用振动或拍打的方法来检查。利用螺丝刀的手柄敲击电路,或者用手按压电路板,搬动被怀疑的元器件,便可发现虚焊脱焊以及印制电路断裂接插件接触不良等故障位置。
十 拆除法
显示器的元器件有些是起辅助性作用的。如减少干扰实现电路调节等元件。当这些元件损坏后,它们不但不起辅助性功能的作用,而且会严重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甚至导致整个电路不能工作。如果将这些元件应急拆除,暂留空位,显示器马上可恢复工作。在缺少代换元器件的情况下,这种应急拆除法也是常用的一种维修方法。采用拆除法可能使显示器某一辅助性功能失去作用,但不影响大局。当然不是所有的元器件损坏后都能使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仅适用于某些滤波电容器、旁路电容器、保护二极管、补偿电阻等元器件击穿短路后的应急维修应用。这种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千篇一律。例如,显示器电源输入端常接一个高频滤波电容(又称低通滤波电容),电容器击穿后,导致电流增大保险丝烧断。如果将它拆掉,电源的高频成分还可以被其它电容旁路。故拆除后基本上不影响正常工作。
十一 分区处理法
在直流供电电源短路,或因负载过重而引起故障时,可以采用把整机电路分成若干个部分的方法进行检测。特别是电源电路涉及面广,负荷电流大。有短路故障时加电时间就不易太长。为了能尽快找到故障点,又不致于损坏更多的电路。必须使用分区处理法,将各部分电路分别从整体电路中断开。若发现某一部分电路分开后短路现象消失,说明该部分电路有故障。这样大大缩小了故障范围,并能较快的排除故障。在多频显示器中开关电源多为两个独立的电源并联使用。当电源有故障时,可以分别进行。而多频数控两个电源,除了公用部分(市电整流滤波电路)外,多数都有密切关系。例如过流保护电路是两个电源公用电路。
十二 拆次补主法
维修显示器时,如果缺少某个元器件,有时可以采用弃车保帅的方法,将次要地位的元器件拆下来,去代换主要部位上损坏的元器件,使显示器能恢复工作。这种应急维修方法就是拆次补主法。显示器主要部位的电路,属于关键性的电路,当某个元器件损坏后有时使整机无法工作。而一些次要部位的电路,属于辅助性功能的电路,当其某元器件损坏后,可能使某一功能受到影响但整机还可以继续工作。因此主要部位元器件不可缺少,而次要部位某些元器件在一定条件下并非必要。维修时可以拆掉次要部位的元器件,去置换主要部位并已损坏的元器件。用这种方法维修显示器,虽然会影响局部性能。但可以使整机恢复工作,待元件买到后再补上。采用拆次补主法,不影响显示器主要性能,不会缩短显示器寿命,同时应该注意一些次要电路在某一部分的作用不大,但在另一部分的作用却很大。例如抗干扰电路在一些干扰小和少的地方可以不要,但在另一些干扰大和多的地方则不可缺少。因此要根据机器的实际情况,进行应急维修。不能生搬硬套。拆次补主法适用于某些二极管,三极管,固定电容器,电解电容器损坏的应急。例如电源正反馈电容器损坏后,电源不能工作,时如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电容器更换。可将电源整流桥辅助性保护电容器拆下来替换。这样做不但能使电源恢复正常工作,也不会影响电源质量和使用寿命。
十三 升压和降压法
升压和降压法,是指用升高和降低整机或部分电路的工作电压,使故障暴露的一种检查技巧。这种检查技巧一般适用于以下3 种情况:
1. 故障十分隐蔽,几小时甚至几天以上才出现一次,或出现完全无规律仅偶尔发生。
2. 故障出现与市电电压的高低有关,在市电正常时则无故障出现。
3. 显示器内某个元器件在规定的电源电压下容易损坏,常见的有行输出管,行输出变压器,电源调整管,和某些集成电路等。对于以上1 的情况一般可用降压和升压法进行检查。其目的是为了给或有关电路人为地形成恶劣的工作电压条件,从而使处于临界失效状态的不稳定元器件承受不了,而暴露出来。对于2 的情况根据故障发生在市电升高还是降低时,而决定采用升压法或降压法。若不清楚,则可分别用升压和降压法一试。升压和降压通常用交流调压器来实现,在进行1、 2 项检查时,升压和降压幅度一般应限制在整机相关元器件的最大额定值范围内。若还不能使故障出现,可在短时间内略超额定值范围试试。决不能让整机或元器件在超极限条件下长久工作,特别是在超压状态下有些元器件极易损坏。对于3 的情况需使用升压法,最好采用调压器来逐渐升高电压,当电压调高到某一点时,电路往往会出现异常现。据此便可分析判断故障所在。
十四 修改电路法
某些电路设计不合理,或因欠缺某个元器件,可适当改动一些电路,在原机的电路中增加某些元件,使显示器的性能更加完善,使显示器能够更好的正常工作。应用这种方法时,必须熟悉电路工作原理,同时改动不应太大。另外一些显示器因电路设计不合理,经常出现一些故障,适当添加某个或某些元件,克服上述不足,这是值得提倡的。例如有的显示器开关电源干扰图像,可在开关电源的续流二极管上加一个旁路电容,结果图像质量明显好转。再举一个例子,某种型号当行输出管损坏时,同时将电源开关管损坏。其原因是因为开关管过流取样电阻设计不合理(电阻值偏小),使过流保护门限值偏高。因而在行管损坏的同时也烧坏电源开关管。
十五 加散热器法
一些没加散热器的发热元器件可补加散热器。一些散热器较小的元器件可加大散热器的面积。元器件散热条件改善,可以延长元器件寿命,降低显示器故障率保证正常工作的时间加长。有些元器件在过热的条件下工作,不但工作效率低而且很容易损坏。改善散热条件则可以提高热稳定性,时应注意散热器安装要牢固,不能与其它元件相碰而发生短路。此种方法适用于中功率管、大功率管和中大功率集成电路等。
十六 组合利用法
组合利用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功能损坏的元器件,充分利用它们尚末损坏的功能,再相互组合作为一个功能齐全的元器件使用。一些芯片和厚膜电路内部功能很多,如果仅仅因为某个功能损坏而将整个芯片报废,未免太可惜了,特别在缺少备件时。如果将两块或两块以上的芯片未损坏的功能组合起来使用,不但可以解决元器件的不足,而且可以节省经济开支。但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以防短路故障发生造成意外的损失。
十七 干扰法
干扰法所用工具是手,电钻,电吹风机等。这种方法用来检查显示器同步不稳等软故障。检查时将手电钻接通电源,随后把它靠近显示器,并将手电钻电源开关几次到十几次,如此便可能使原来较稳定的同步问题变为不稳定的软故障。如行同步有时不稳图像垂直抖动或偶尔跳动一下等,比较充分的暴露出来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从而便于进一步检查和判断干扰法的实质。是将置于强大的电磁干扰源中,使原来具有轻微的无规律的同步不良故障,在恶劣的外界条件下转化为严重不同步现象。使人员由困难变为容易。采用干扰法时,干扰源通常要选用交流220V 市电作电源功,率在20W 以上动力源。因为带电刷电机的工具或用具如果干扰源的干扰信号不够强会影响检查效果。
十八 电击修复法
中某些线径较小的电感线圈,变压器断路后,一些陶瓷滤波器漏电后,有时可以用电击修复法修复。电击修复是用较高的电压,将断路的两端重新熔接,或将漏电的地方烧断。变压器电感线圈线径小,匝数多,较易霉断。如果重新绕制又比较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电击法修复。时要将较高的电压断续接通线圈,因线圈断开的间隙小,便于产生电火花,将断路处重新接通。陶瓷滤波器等元器件的内部漏电后,用高压电击几次电火花,有时可以将漏电的地方烧断,使其恢复工作用。电击法修复元器件成功率较低,只能修复部分元器件,同时使用的电压不能太高,也不能过低。电流不易过大,也不易过小。例如显像管的电极漏电大多数是由于在装配过程中粘上油污,石墨粉和荧光粉等杂质而造成。查出是哪两个电极漏电,可在电极上串联一个15 ~100W 的灯炮,使两极断续接通220V 交流电压,直至消除漏电为止。
十九 替代法
替代法与替换法不同替换法。是怀疑某元器件,而又不易测试其性能好坏(没有专用仪器)时,而用新的元器替换。而替代法是己查出故障元器件,只是没有备件或暂时买不到(有时根本设有这个元件)元件时,用其相近的元器件代替替代法。又可分串联和并联两种方法。串联替代法是将两个以上的元器件首尾依次串接在一起替代电路中某一个元器件,使电路恢复正常工作。显示器的元器件因在不同的电路中起不同的作用,故对它们的要求也不同。如果元器件数量有限,而且品种又少,往往不能达到电路要求,则可以将一些元器件串联起来,已使电参数达到电路的要求,将电阻器串联起来后可增加阻值,将电容器串联起来后,可以增加电容器耐压。将二极管串联起来后也可以增加耐压。并联替代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器件并联起来焊在电路中。如果显示器缺少元器件可以用并联替代法使恢复正常。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器件并联起来作为一个元件使用后,其电参数会发生变化。电阻并联后阻值变小而功率加大,电容器并联后容量加大而耐压不变。三极管并联后会增大功率,二极管并联后可作较大的整流二极管使用,并联二极管或三极管时,最好加上均流电阻器使流过每个管子的电流近似相等。并联替代法适用于某些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三极管和电源变压器等损坏后的应急。
二十 综合利用法
显示器有些故障很难判断故障部位和故障点。特别是多频行输出电路的故障,有时需要用几种检查方法同时并用,方能排除较为复朵的故障。所以综合利用法是检查和修复疑难故障和某些软故障必不可少的方法。所谓综合利用法,就是在故障查找和修复过程中采用两种以上的维修方法。综合利用法应用面很广泛,凡是需要同时测量或监视两个以上电路参数的故障都得利用综合法。比如某一个机器电源负载发生短路故障,使电源12V 电压被拉下来。这时需要查出12V 电压的负载有多少支路,每个支路的性质和特点,在正常情况下支路电流有多大等。排除该故障,首先需要用电压测量法,测量电源各路输出电压是否正常。测量结果除12V 电压不正常,外其余各路输出电压均正常。因此才知道12V 电压负载有短路故障。其次要找出短路故障的部位,需要用电流测量法测量各支路电流是否正常。第三监测12V 电压,用排除法将负载各支路分别断开,看12V 电压是否正常,若正常,说明该支路有短路故障。若不正常,接好该支路断开下个支路,直至找到故障部位为止。故障部位找到后,还要找到故障点,即故障元件。由上述分析可知,排除上述故障需要利用三个以上维修方法。有些短路故障可能有多个故障部位和故障点。因此人员要有耐心和细心,直至排除故障为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