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年积雪期的下界,叫做雪线。雪线以上的地带,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雪线以下地带,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小于消融量,积累不了多年冰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
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气候上温度和降水量都与之有关系。地表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降低,因而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赤道向两极降低。例如,雪线高度在热带非洲为4500-5200米,山降至2400-3200米,北极圈内只有200米左右。
降水量与雪线的高度关系密切。降雪量越大,雪线越低,反之亦然。因而,全球雪线高度最高的地区不在赤道附近,而是在副热带高压带,处于此范围内的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雪线很高,有世界最高的雪线,达6400米。再如我国的天山——祁连山一线,水汽来源主要受西风控制,所以由天段向东,降水量递减,雪线升高,到西段雪线达5000米以上,再向祁连段,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增多,雪线高度反而降低。
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陡峻的山地,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西坡多,冰雪消融量大,雪线偏高,而北坡和东坡的雪线位置较低。例如,中国天坡雪线高度为3900-4200米,而北坡为3500-3900米。但是,气候上的温度和降水相对于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更大,因而也会出现山脉南坡雪线低的情况。例如,山南坡正当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度大约在4600米,而北坡高出南坡有千米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