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皑皑白雪,没有人不知道,可是你真的了解雪质吗?由于下雪时和下雪后的气象条件不同,所以雪质会呈现各种各样的形态。
有人统计过,大自然中的雪有粉状雪、片状雪、壳状雪、浆状雪、粒状雪、泥状雪、冰状雪等,人工造雪主要有压实的粉状雪等,总计六十多种。由于每种雪质在板下都会使滑雪者产生不同的感受,所以对每种雪质所使用的也不同。在我国,由于大多数建在内陆,不受海洋季风的影响,空气干燥、寒冷、风大,雪的形态大粒状雪、壳状雪、冰状雪、粉状雪、浆状雪。
国内滑雪场的雪质主要是将上述雪质搅拌压实后形成的雪道雪。清晨时雪质较硬,呈现冰状雪形态,表面有一层很薄的硬冰壳,这种雪质的表面与滑雪板的磨擦非常小,滑行起来速度很快,需要滑雪板的边刃很足,滑雪者要有一定的滑行技术。
十点钟后,雪的表面慢慢被晒化了,雪质变软,这种雪对滑雪者来说感觉最好,不软不硬,滑行舒适。
到了下午,在阳光的照射下和滑雪板的不断翻动下,湿度增大,雪质发粘,磨擦力增大,初学者在这种雪质上滑行较容易控制滑雪板,技术好的滑雪者可在滑雪板的底面打腊,以减小滑行中的磨擦阻力。
接近傍晚时,阳光的照射减弱了,气温也变低了,雪中的水分开始结晶,这时的雪质逐渐变硬,但还没有达到冰状雪的程度,很象压实的粉状雪,磨擦力变小,滑行的速度也变快了。
在下了新雪后如果不用雪道机压实,几天后会在雪的表面形成一层硬壳,在这种雪上滑行,要求滑雪者要有较大的前冲力,以冲破这层雪壳滑行,这种雪质一般在雪道机无法到达的较高较陡的滑雪道上,所以要求滑雪者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不过在这种又高又陡需要前冲力又大的雪面上滑行,一但你掌握了驾驭它的本领,看着一块块破碎的雪壳在空中飞舞,真是其乐无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