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在线|lanxi.online|兰溪新闻|兰溪在线|兰溪论坛|兰溪信息|兰溪网|兰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505|回复: 0

失温救援指南

[复制链接]

508

主题

508

帖子

15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6
发表于 2019-4-13 22: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多一些正确方法,少一些无谓的悲剧。
神情淡漠、剧烈颤抖、动作无法协调,甚至意识模糊。在,如果你的队友出现上述症状,他正面临失温的威胁,亟待你的救援。

如果外界太冷,而人体无法产生足够的热量抵御严寒,人体就会出现失温症状。失温将导致你协调能力和判断能力下降,在户外诱发危险。
大风和寒冷环境下的者,在体温下降到33-35℃时,很可能逐渐陷入失温状态。即便最轻度的失温,也表明患者维持自己核心体温的能力已经到了耗竭的边缘。(来源:《登山手册》,[美]克雷格·康纳利)

如果失温进一步加剧,人体会神经麻痹、出现幻觉,最终陷入危险境地。
如果身体体温下降到32℃以下,人体就会陷入类似冬眠的状态。失温很容易导致意识丧失和心肺衰竭,严重时丧失一切生命体征。(来源:《登山手册》,[美]克雷格·康纳利)

在户外,对于失温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队友就是希望。
而作为救助人,掌握失温救援的方法,才能真正帮助患者脱离险境。无论救援现场状况有多复杂,你都要做到以下几步:
第一步:安全转移在众多失温山难案例中,遇难者都是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引发失温。
当你的队友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失温症状,救援的第一步是将他转移到安全地带。而错误的做法是继续暴露在风雪之中。
治疗失温要从止住体热的流失开始,将伤者移出吹风和湿冷的地方,不再暴露于寒冷的空气中。(来源:《登山圣经》,登山协会著)
错误做法:继续暴露——在队友出现失温症状时对其不管不顾,或者直接在垭口、山顶等暴露地带进行救援,风雪环境中的患者会加剧失温。
风是失温加剧的重要推手,在风寒效应的影响下,患者身体的热量会很快被冷风带走,加剧失温症状。

正确做法:转移或扎营——立即停止,将患者转移至避风处,躲在岩石等遮挡物后方。必要时搭建进行救援。

在转移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患者轻放平移,失温下的人体十分脆弱。
搬运患者时应非常小心,因为心肌组织在低温下很不稳定,外来刺激容易导致心室震颤。(来源:《登山手册》,[美]克雷格·康纳利)

安全转移到避风处是失温救援的第一步,接下来,第二步你要做的是尽可能阻止患者的体温流失。
第二步:冷面隔离患者被安全转移到避风处后,冰冷的地面仍然会继续蚕食宝贵的热量,此时救援队第二步是将人体与地面隔绝开来。
身体的热会在环境影响下,经过蒸发、辐射、对流及传导而降低。(引用来源:《登山圣经》,美国登山协会著)
错误做法:接触地面——如果让患者直接躺在地上,或者帐内没有铺设睡垫,地面会像一只贪婪的手,将患者仅存的热量一点点拽走。
传导是身体热量流失的途径之一。如果任由患者直接躺在湿冷地面,热量就会传导向地面,体温会进一步降低。

正确做法:隔绝地面——在转移患者之时,救助人要迅速使用睡垫将患者与地面隔绝,防止患者的核心体温继续流失。
因为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对于患者而言,热量会从身体流失到冰冷地面,睡垫的作用便是阻隔地面,减缓热量传导过程。

安全转移到避风处,用睡垫进行冷面隔离,失温救援的第三步是更换潮湿衣物,因为潮湿的衣物也会带走热量。
第三步:干燥处理患者出现失温症状时,可能在风雪中已经很久,内层衣物已经被濡湿;外部雨雪也会打湿衣物。救助者要尽快帮助患者更换衣物,保持患者身体干燥,减少由于衣物潮湿带来的热量流失。
人体穿着湿衣服比穿着干燥衣服的“失温”速度快25倍。(引用来源:《人体落水后“失温”现象及水上救生训练研究》王伦武申勇廖玲浦,载于《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错误做法:身着湿衣——如果任由被雨雪打湿的衣服贴在患者身上,身体会一直处于一个潮湿的小环境中。衣物中的水分成为传热导体,同时水分的蒸发也会带走更多热量。

正确做法:更换干衣,进入——无论患者穿了多少层衣服,只要被浸湿,都应迅速将湿掉的衣服全部脱下,用织物擦干患者身体,换上干燥衣物,用睡袋或厚衣物将患者全身包裹。
脱掉潮湿衣物,让患者钻进睡袋。(来源:《登山手册》,[美]克雷格·康纳利)

安全转移,减轻风寒效应;冷面隔离,减缓热量传导;干燥处理,阻止热量流失,失温救援是一场和“热量”的赛跑,做到前三点,已经减缓了热量的散失。
此时,如果患者还没有恢复,则需要通过第四步,给患者输入热量,让患者“慢慢回温”。
第四步:核心区域加温当患者失温严重时,会意识模糊,肌肉也不再颤抖,这也说明患者身体已经失去为身体供热的能力,此时将其放入再厚的保暖物中也无济于事,只能针对核心部位进行外部加温,对四肢进行加温是错误的。
错误做法:搓手搓脚——一种常见的错误方法是搓手心脚心。首先,摩擦在患者有冻伤的情况下会造成二次伤害;其次,四肢温度升高会导致冷血回流冲击心脏。
大量的冷血回流心脏会导致心率失调。(引用来源:《登山圣经》,美国登山协会著)
严重失温的患者身体会进入一种自我保护状态,身体将温暖的血液集中在核心躯干,加热四肢会让冷血液加速回流到核心区。

在2007年灵山夏子事件中,在对夏子的最后救助阶段,队友们曾进行过加热四肢的动作,非但没有任何效果,甚至起了反作用:
同队队员马上对“夏子”做人工呼吸,以及猛搓手心脚心,希望能把“夏子”救过来,可是忙了半天依然不见她好转。到了晚上11点多,“夏子”一头栽到了雪地里,呕吐并流鼻血,大家喊她,也没有反应了。(信息来源:人民网,《11山友攀灵山迷路一死一伤死者年仅23岁》)
正确做法:核心区域加温——核心区域加温的方式可以是热、发热贴,对患者脖子、腋窝、腹股沟等核心区进行加温。
可将热水袋包在手套或者袜子里,放在患者的腋窝、颈部和腹股沟处,这里的血管最接近身体表层。也可以一名身体温热的队友在睡袋中以体对体的方式直接温暖患者。(引用来源:《登山圣经》,美国登山协会著)

通过核心区域加温,患者的热量得到补充,与此同时,真正让患者身体恢复产热的方法是补充能量,让患者自己温暖自己。
第五步:能量注入人之所以会失温,便是身体的产热敌不过流失。而身体产热的源泉便是能量。失温严重的患者能量已经消耗殆尽,所以需要通过进食来补充,让身体尽快恢复供暖能力。但是,饮酒并不能补充能量。
错误做法:饮酒——让失温患者饮酒,是常见的错误做法。喝酒的确会有一种“暖和”的假象,但是随后会加快热量流失。
酒精本身并不能给人体提供多少热量,而且它会造成血管的扩张,加快血液循环,由此加速了身体热量的散失,扩张的血管也会加速冷血回流到核心区域。

如果我们把失温患者身体的热量比作火堆,喝酒也许会让火看起来更旺,但也会更快地把柴烧完。而摄入流质食物,就好像不断地添加柴,火堆便能越烧越旺。

正确做法:补充流质热食——失温救援的根本是身体恢复产热,所以为患者喂食一些流质状常温的高热量食物,如浓糖水、热巧克力等,让失温患者获得产热需要的能量。
如果患者的呕吐反射和吞咽能力没有受到重大影响,可以让他吃一点流质食物。(引用来源:《登山圣经》,美国登山协会著)

总结冬季来临,冰雪的美景与失温风险并存。失温虽然可怕,但储备正确的失温救援知识,可以化险为夷:条件允许送医院,困在山野自救援安全转移避风冷,铺上睡垫隔地面干燥处理去湿衣,加温饮食身回暖搓手搓脚不可取,饮酒体验彻骨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