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快捷导航
兰溪在线
Portal
兰溪家园
BBS
杂谈
热点
兰江
民生
答疑
市场
男婚女嫁
同城
文娱
生活
招聘求职
房屋租售
教育
旅游
饮食
我形我塑
情感随笔
妈咪宝贝
消费
商家展厅
视频
小说
游戏
摄影沙龙
家有爱宠
便民
养生
装修
数码
钓鱼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兰溪在线|lanxi.online|兰溪新闻|兰溪社区|兰溪论坛|兰溪信息|兰溪网|兰溪村
»
兰溪家园
›
兰溪在线--俱乐部联盟
›
户外运动
›
水泡该如何防治?别只知道用创可贴
社区广播台
返回列表
查看:
792
|
回复:
0
水泡该如何防治?别只知道用创可贴
[复制链接]
钱塘在线
钱塘在线
当前离线
积分
1526
508
主题
508
帖子
1526
积分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15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74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5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74 积分
积分
1526
发消息
发表于 2019-4-13 22: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文原创首发于“探险outdoor”微信公众号,版权归属原作者
原创作者:苑城
“
行走山野,水泡是个小问题,但总能轻易破坏你一天的心情。走一步,疼一下,眼前纵有美景万千,却也无心欣赏。如果处理不当,小小的水泡,甚至会成为旅途最大的挑战。
不过,水泡并非不可战胜。面对脚下的敌人,怎么有效预防?脚上起泡后又该如何处理?
”
行走山野,脚上起水泡是最常见的问题。来源:webmd.com
关于水泡,有人曾在2010年和2011年进行了一项调查。安达卢西亚极限马拉松赛(Al Andalus Ultimate Trail )为期5天,全长219公里。调查者对50名跑者进行了调研,他们发现:
在跑到第4天时,76%的参赛者脚上出现水泡。大部分水泡是在脚趾位置,而且比赛结束后,水泡会变得更疼,尤其是脚底和脚后跟部分最为痛苦。(信息来源:《The enemy of the feet: blisters in ultraendurance runners.》刊于ncbi.nlm.nih.gov)
脚趾位置最易起泡。图片来源:wikihow.com
水泡虽常见,却也不可轻视。除了引发疼痛,水泡破裂有时会导致局部感染,严重时会引起并发症。
者Todd Arndt在穿越约翰缪尔步道时,鞋里不小心进了沙,随后脚上就起泡了。当时他并没有在意,甚至觉得自己战胜了痛苦,但是,最后他不得不服用抗生素,花了两个月时间才痊愈。
水泡要及时处理。图片来源:wikihow.com
是什么引起水泡
小小的水泡,足以改变脚下的路,让你每一步都仿佛踩在火炭之上。更为恼人的是,它神出鬼没,有时你能平安无事地走完10公里,有时不过几百米脚上就起泡。
其实,水泡产生的原因并不复杂,有三件事会引起水泡:高温、湿气、摩擦。
高温会导致皮肤肿胀,给皮肤带来额外的压力,使其更容易受到刺激。
湿气会让皮肤变得柔软,更容易受到磨损。遇到下雨,或者脚上出汗时,湿气会增加脚与鞋袜的摩擦力。
脚后跟是水泡的多发位置。图片来源:fitfortrips.com
摩擦,可以说是水泡产生的罪魁祸首。无论、还是徒步,如果某个地方受力不均,皮肤就会在重复的动作下迅速受损。在运动摩擦中,表皮与皮下组织分离形成间隙,并令其间充满液体,这就是水泡。
有时水泡会变得很严重。图片来源:ukclimbing.com
如何预防水泡
弄清水泡产生的原因后,要预防水泡就只需对症下药。无论是出发前的鞋袜选择,还是行进过程中的适当调整,归根究底都是在调整温度、湿度和摩擦。
正确选鞋
预防水泡,鞋子是关键,不仅要大小合适,而且需要根据路线具体选择。
“户外选鞋要大半码”,你可能听过这样的说法。但是,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完全准确。无论徒步、登山还是跑步,合脚都是选鞋的关键。
选鞋关键要合脚。图片来源:.com
鞋子过紧皮肤易受挤压,鞋子太宽松会增加摩擦的可能,在买鞋前最好可以亲自试穿。
穿上时的袜子,系好鞋带,以没有压迫感和松弛感为宜;
在一天结束时试鞋,经过一整天的活动,通常脚会膨胀一些,可以避免买到过小的鞋。
最好可以亲自试穿。sportsmanskihaus.com
选好合脚的鞋,并不是一步到位,最好留出磨合的时间。可以穿上新鞋在附近转转,或者背上提前模拟徒步时的状态。额外的负重会改变脚在鞋内的方式,让你提前感知到脚跟或脚趾可能会摩擦的位置,帮助你及时进行调整。
留出磨合的时间。footcentregroup.com
此外,不同的线路需要选择不同的鞋类。以徒步为例,中低帮的有足够的耐磨性和抓地力,能够处理更为险恶的户外环境。不过,对于常规季节的短线,轻便灵活的鞋会是不错的选择。无论选哪种,鞋子都要尽量透气。
、越野跑鞋、接近鞋,在不同线路,可视自己习惯选择。图片来源:gizmodo.com
挑对袜子
袜子和脚直接接触,它的大小、材质都会直接影响水泡的产生。
选一双合适的袜子,和选鞋一样重要,要大小贴合,穿着舒适,不要有多余的褶皱和接缝。如果袜子太滑,没有足够的摩擦力,会导致脚在鞋里反复滑动,从而起水泡。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穿棉袜子。因为棉质材料虽然吸汗性强,但吸水后不易变干,湿袜子会让皮肤受软,更容易摩擦起水泡。
选择合适的袜子。图片来源:rei.com
相对而言,羊毛袜或合成纤维的袜子更利于保持双脚干燥。羊毛是最受欢迎的户外袜用料,保暖性强,吸水少,而且具有天然抗菌作用。合成纤维包括尼龙、锦纶、竹纤维等,可以快速变干,排汗性强。
在徒步时,可以先穿一双薄而吸汗的合成纤维袜,外边套上一双保暖的羊毛袜,这样的双层结构不仅有利于带走脚部水分,而且能将摩擦从皮肤转移到袜子上。如果不习惯这样穿,也可以只穿一双羊毛袜即可。
选择羊毛袜。图片来源:rei.com
改善脚部
选择了合适的鞋袜,也不要忽视脚的锻炼。如果脚部皮肤本就脆弱,起水泡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最好提前进行和单日线路强度差不多的体能训练,跑步或负重徒步皆可。这样不但能提高体能,还能增加脚底皮肤的厚度,脚上的老茧可以起到天然的保护作用。
提前进行锻炼。图片来源:rei.com
出行前,记得剪短脚趾指甲,脚上没有锋利的边缘,可以减少摩擦,也避免受到鞋子挤压。
学会穿鞋
行前准备固然重要,但户外环境错综复杂,真正走进山野后,还有哪些问题要注意呢?首先,你要学会系鞋带。
系鞋带,原本是最简单的生活常识,但户外运动时怎么系鞋带可大有讲究。不同系法,会影响到脚的不同部位,此处以容易起水泡的脚后跟和脚趾部位为例。
鞋带系得太松,脚会在鞋内滑动。图片来源:diabeticfootguardian.com
脚后跟出现水泡,是因为向前迈步时,脚后跟会抬起来,这样与鞋子不断摩擦就会出现水泡。徒步时,想要减轻脚后跟的滑动,就要充分利用鞋带钩。
把鞋带的松弛部分依次收紧,使鞋子贴合脚背,在脚腕处将鞋带缠绕两次后打结;
从下往上将鞋带扣入第一个鞋带钩,并直接连接起第二个;
将鞋带交叉,穿入两个鞋带钩之间的部分;
向上提拉,收紧鞋带并打好结;
再打一个结,进一步加固。
图片来源:sectionhiker.com
这种绑法可以有效锁定鞋跟,减轻脚后跟的摩擦,而且适用于任何鞋子。无论是跑鞋还是,都能效仿这种绑法。
图片来源:diabeticfootguardian.com
除了脚后跟,脚趾也是极易起水泡的位置,以下方法可以释放脚趾的压力。
解开所有的鞋带;
跳过第一组鞋孔,重新系上即可。
图片来源:rei.com
做好皮肤防护
系好鞋带,为的是减少鞋与皮肤的摩擦。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脚上涂上一层凡士林,进一步保护皮肤。
如果你以前经常遇到水泡问题,最好提前做好防护。在容易产生水泡的位置,贴上医用胶带,将粗糙的鞋子和柔嫩的皮肤隔离开来。如果皮肤已经开始发红,可以先在患处抹抗生素软膏,再贴胶带。
在容易产生水泡的位置,贴上医用胶带。图片来源:andrewskurka.com
为了做好皮肤防护,有些人还会带上绵羊羊毛。羊毛可以吸收皮肤上的水分,其中的羊毛脂是天然的皮肤润滑剂。将一小块羊毛裹在容易起泡的地方,然后穿上袜子,就能起到缓冲作用。
一款羊毛产品,曾在2017年获得《Backpacker》杂志的编辑选择奖。图片来源:backpacker.com
及时清理异物
即使做好万全准备,如果鞋里有异物,一切都将前功尽弃。哪怕是看不见的细沙,在反复摩擦下,很快就会引起水泡。户外运动时可以穿绑腿,如果鞋里进沙,请立刻停下清理。
及时倒掉鞋里的沙子。图片来源:freeimages.com
保持双脚干爽
高温、湿气、摩擦,是水泡产生的三要素,因此保持双脚干爽尤为重要。
每隔三五小时适当休息,记得脱鞋晒脚;
如果附近有流水,尽可能进行冲洗,擦干后再穿鞋;
在中午更换排汗袜,把汗湿的袜子挂在背包上,及时晾干。
经常冲洗双脚。图片来源:ukclimbing.com
水泡如何处理
从行前准备到路上调整,只要做好防范,水泡将不再是旅途困扰。但是,如果某个环节没做好,脚上不小心起了水泡,又该如何处理呢?该不该挑破呢?
处理水泡。图片来源:rei.com
平时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水泡问题。如果水泡不疼,就不需要挑破。因为覆盖水泡的皮肤形成了保护层,能够防止感染。几天之后,身体就会吸收水泡中的液体,水泡自然就会消失。
但是,户外环境更为复杂,如果置之不理,水泡在持续的摩擦中必然会破裂。与其让它在又湿又闷的鞋里爆开,不如先发制人,分四步处理水泡。
在户外,发现水泡要挑破。图片来源:wikihow.com
清洁水泡表面和周围皮肤。用清水和肥皂洗净患处,用棉签蘸酒精或碘酒对水泡进行消毒。
图片来源:backpacker.com
用针或刀尖刺破水泡。针或刀要事先消毒,用火烤、放进沸水或擦拭酒精皆可。刺穿水泡时要小心,从底部或侧面刺入,保证足以让液体排出,但又不要太多,以免皮肤脱落。如果水泡面积较大,可以用针刺破三个或四个孔。
图片来源:backpacker.com
将积液挤出水泡。从顶部开始,轻轻将积液挤净,然后清洁并擦干水泡表面和周围皮肤。
小水泡挑破即可,让伤口尽可能和空气接触,帮助水泡变干。如果所处环境多尘沙,担心感染,可以贴上创可贴。若是水泡较大,条件允许的话,要对患处进行包扎。
先在伤口涂上抑菌药膏,以防感染;
用小块的绷带或纱布贴合伤口,防止以后撕下外部胶带时扯掉患处皮肤。
用胶带包好伤口,以防灰尘或细菌进入,注意包裹时尽量避免折痕。
图片来源:backpacker.com
对于许多户外人来说,水泡可能是最常遇到的问题。行走山野,有时候折磨人的并非长路迢迢,而是脚下的水泡。
防治水泡,你还有哪些窍门呢?欢迎留言分享。
注:感谢户外爱好者@孤月对本文写作的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 2001-2013
兰溪在线
(http://www.lanxi.online)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风格购买及设计联系:13199855600 QQ:119331234 Designed By
优源码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
源码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